國際專家共商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戰略
近日,第12屆亞太交通運輸發展大會暨ICTPA第31屆年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全球的近100家單位、3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近300位交通領域行業精英和專家學者齊聚,對亞太地區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沿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國際交通運輸屆盛會在廣州隆重召開
亞太交通運輸發展大會是由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ICTPA)主辦的亞太地區交通運輸行業重要的交流盛事,是亞太地區交通運輸業界最大規模的溝通交流平臺之一。自1995年第1屆亞太交通運輸發展大會暨ICTPA第8屆年會成功舉辦以來,至今已舉辦了11屆。
本次大會由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總會及香港分會和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主辦,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及現代城市交通技術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承辦。大會以“創新與融合-促進亞太地區交通運輸新發展”為主題,設置一個主會場、“珠江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兩岸四地的交通規劃研討”、“城市交通規劃與設計探索”及“未來交通技術研究與實踐”等十六個專題會場。通過嘉賓演講、專題報告、高峰對話等多種形式,對亞太地區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際著名橋梁建筑工程大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先生關注新技術的發展對未來交通的影響,他表示,今天的智能交通只是數據的整合,還沒有達到管理、疏導和預防的功能。未來需要利用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建立一個個子系統,幫助我們管理城市。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楊東援教授則認為,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在擴大機動能力的同時,也產生了控件資源再分配問題,以及社會階層生活質量進一步分化的危險性。他認為:“新技術的出現涉及很多社會倫理問題,例如,自動駕駛技術應該更多地關注行人的安全,還是駕駛者的安全?這都需要我們去思考。”
解決堵車難題需要“復方合劑”
對于目前各大城市均存在的交通擁堵難題,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楊東援教授認為,難就難在其綜合性,并不是單純通過交通手段就能解決,需要的是“復方合劑”。在交通領域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絕非單純指基礎設施建設,也并非可以“就交通討論交通”。不改變城市的空間聯系結構,不改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注重城市社會空間分布所造成的問題,城市交通對策只能說是“喝止疼藥”。楊東援認為,未來需要構建的是不依賴小汽車的城市空間結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交通基礎設施,以公共交通為主題的綜合交通服務體系,具有創新性的交通技術保障體系,以及圍繞智慧管理的決策支持體系等。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鄧興棟博士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進入更緊密協作與融合的發展階段,交通基礎設施是區域協作與融合的粘合劑,灣區已經擁有世界級的港口群、機場群和軌道網絡,未來應該以海空港協調發展為抓手,優化樞紐網絡體系,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推進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強化聯絡通道建設,共同拓展腹地,探索制度創新、構建灣區海空港群協同機制。
4位頂級專家獲終身成就獎
同時大會還頒發了“全球華人交通運輸學科終身成就獎”,表彰為華人交通運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由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授獎。
4位全球華人交通運輸學科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分別是:
鄧文中:林同琰國際中國董事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徐吉謙:中國交通工程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佩昆:中國交通工程學科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任福田:中國交通工程學科的先行者和創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交通工程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