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雙創天地廣闊 青年需抓住機會
香港青年李耀生沒有想到,他22歲才踏上廣州的熱土。他說:“這是我人生首次踏足內地。”2018年金秋時節,在南粵大地,李耀生經歷了一次寶貴的青春體驗,收獲了難得的人生感悟。
10月12日至14日,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羊城晚報社承辦,暨南大學香港新聞傳媒同學會協辦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南粵行”活動在廣州舉行,包括李耀生在內的50名港澳青年創業者、青年義工和大學生,受邀到廣東了解考察創新型企業、“互聯網+”創新業態和創新創業環境。
這次南粵行考察活動規模雖不算大,卻受到粵港澳三地媒體的熱切關注。香港大公報、澳門日報、香港電臺、中評社、中通社、源新聞、輕新聞、超訊、星島環球網、中新網廣東頻道等眾多媒體陸續刊播相關報道,香港電臺、香港資本雜志等也擬于近期推出跟蹤專訪、專題。
對于港澳同胞來說,2018年可說是頗為特別的一年。這一年,廣深港高鐵開通、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小時生活圈”打造成形,粵港澳大灣區也變得真切可感、越來越近了。
22歲港青南粵之旅
徹底顛覆舊有想象
和大多數香港青年一樣,畢業于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的李耀生,也有一個英文名字,叫做William Lee,團友們都親切地喊他William。
三天兩夜的行程里,頗有國際視野的李耀生和團友們,探訪了勵弘文創旗艦園、華南新材料產業園、高新興科技集團、百達豐區塊鏈總部基地和羊城創意產業園、荔枝、網紅體驗空間、中央車站等多家創新創意產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和“互聯網+”創新型企業。李耀生與羊城晚報記者分享此行感受時表示,這趟旅程“充滿新奇和震撼”,“大大顛覆了原來的想象”。他說:“來廣州前,我對內地毫無了解,就知道內地人多,生活指數比不上香港。真沒想到,其實這里有與香港一樣多的高樓大廈和商場,有大型體育館,舉辦過亞運會,交通發達,搭乘地鐵方便。過去我總覺得香港是很發達的城市,想不到現在廣州絲毫不比香港差。對廣州,我充滿了期待。”
此前,李耀生受邀參加活動時,還是頗為猶豫的。南粵行活動支持協辦單位之一的香港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了解到李耀生有強烈的創業意愿,便誠摯與之交心:“我不會告訴你內地是什么樣,也不會給你壓力。你自己去看吧,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相信不虛此行。”
三天兩夜過去了,李耀生用雙眼見證了祖國內地的發展,真切的體驗感悟,點燃了創新創業的青春激情。目前已經和朋友簽約一家香港唱片公司的他,對內地,對廣州,有了更多的想法與期待。他說:“我喜歡音樂,喜歡彈電吉他,也組樂隊表演。這次南粵行,我們到羊城創意產業園,參觀了酷狗、荔枝、網紅、中央車站等互聯網音樂平臺,大開眼界。”他覺得,廣州音樂發展的平臺比香港多,也比香港的市場大,希望可以努力學習,爭取機會來廣州發展,表演自己的作品。
探訪真實的大灣區
港澳青年邁出首步
像李耀生一樣,不少港澳青年對內地知之甚少,對粵港澳大灣區認知少,心理距離感大。香港城市智庫青年成員、南粵行團友吳志隆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概念,在內地,在珠三角,已是熱辣話題,但香港大多數的年輕人對此卻不甚了了,也不知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自己有何相干。來自官方和媒體的信息,又比較空泛,缺乏具體可感的東西,沒有告訴青年人“如何邁出第一步”。
吳志隆認為,對于香港青年來說,大灣區的意義在于有了更大的空間尋找自己夢想的舞臺。香港在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等方面當然有極強的優勢,但現實是香港的年輕人不可能都在優勢行業找到舞臺。若能放眼大灣區,無論是科創夢想、制造業夢想還是音樂夢想,或許會有更多機會一展才華。他說,城市智庫一直鼓勵香港青年“行萬里路,言天下事”,走出去尋找最佳舞臺。
南粵行活動發起人之一、暨南大學香港新聞傳媒同學會會長周萱博士透露,港澳團友都是20歲左右至3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期望通過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找到自己創新創業的靈感,同時希望與內地青年有更多對話、溝通的渠道和機會。
南粵行港澳團友表示,他們積極參加這次考察活動,是因為相信“百聞不如一見”。踏足廣州耳聞目睹,參觀科創中心,聆聽創新創業講授,接觸內地新政策,親身感受粵港澳大灣區的真正內涵。團友們爭相在微信朋友圈發帖,紛紛表示,此行不虛、獲益良多,大灣區實實在在、真切可感,令人振奮!
澳門團友、澳門大學大一學生梁煒壕感慨道,我攻讀的是政府與公共行政專業,比較關注粵港澳大灣區,但此前對大灣區的規劃發展、創業環境、就業政策,包括公共行政管理等,幾無了解。此行獲得實際體驗,深感粵港澳大灣區與自己息息相關。大灣區發展令他心動,影響著他未來的就業方向和創業發展。
參觀高新技術企業
精彩的未來不是夢
南粵行活動最吸引港澳青年的,還是高新尖端技術、相關的技術系統和產品,以及“互聯網+”創新業態。
在廣州開發區的物聯網領軍企業——高新興科技集團總部,受邀擔任南粵行青年“雙創”導師的集團副總裁、衛星通信專家黃國興,如數家珍般地向到訪的港澳青年講解智慧城市、物聯網系統、手機衛星通信等智能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該集團研發的通信設備,成功將衛星通信電話與普通智能手機高度融合,可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及特殊環境下的通信聯絡,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國際航運與物流專業的團友林珊珊,現在香港一家航運公司做商務工作。聽了“雙創”導師的講解,她深有感觸:“有時候同事需要使用衛星通信與行駛中的船員聯系,可費用高昂,不敢輕易動用。高新興的手機衛星通信新技術如能普及,那就方便多了。”說到這里,林珊珊一臉興奮。
在華南新材料創新園的新技術企業廣州最氧環保科技公司,團友們被一款以貝殼為原料研發而成的新產品深深吸引住了。公司高管介紹,該公司研發的防火環保涂料采用三年以上的成熟貝殼精制而成,產品未檢測出甲醛、TVOC等有害物質,是新一代無機健康環保內墻涂料。在現場,技術人員拿出一塊涂有該涂料的板材,噴上高濃度的酒精后,立即用火機點燃,只見板材上有藍色火苗閃過,瞬間就熄滅了,令團友們嘖嘖稱奇。團友們現場就貝殼涂料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普及應用、市場前景、合作開發等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討。
22歲的香港團友丁政凱,畢業于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此番踏足近鄰廣州,也是人生第一次。悟性甚高的他,自然感觸多多、收獲滿滿:“參觀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確實見識了許多新技術、新理念,如大數據、云端、企業信息共享、區塊鏈等等。國家提出‘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升級’等發展目標,推行高效、高質、低耗的發展模式,這些新技術、新理念的應用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丁政凱用詩化的語言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感言:讓珠江、香江和濠江匯聚一灣,掀起新時代改革開放新浪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更多的夢想,將在這片廣袤的大地實現!我們精彩的未來,不是夢!
雙創基地生機勃發 港澳青年興奮不已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規劃發展中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核心區域已初具規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令到訪的港澳青年興奮不已。據介紹,“雙創”基地的核心部分,規劃位于廣州科學城百達豐區塊鏈大廈內。今年5月,“雙創”基地先后接待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州市政協邀請的香港科技人才考察團等重要訪客。百達豐區塊鏈大廈預留2000至3000平方米的商業寫字樓空間,專門作為香港、澳門青年“雙創”場所。為營造港澳青年“雙創”氛圍,身為香港投資方的百達豐,已陸續引進了有港資背景的創新創業型科技企業。為解決創業者住宿,百達豐廣場其中一棟大樓,規劃建設青年公寓。
“規劃中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不是傳統的園區或者一棟大樓,而是一整個片區。”青年“雙創”導師、共青團黃埔區委書記黃曉嬙熱情地向到訪的港澳青年介紹說,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規劃8.6平方公里的范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雙創”基地,同時,推出一系列的“金鑲玉”政策,讓該區的“雙創”人才和企業,享有各種優惠政策和財政支持。為吸引港澳青年前來創新創業,該區正在制訂適合港澳居民的創新創業政策,以便其用好大灣區內優勢資源創新創業。
“黃埔和香港,都有好吃的深井燒鵝;兩個地方,同樣有長洲。”黃曉嬙通過穗港飲食和歷史文化上的關聯,拉近現場港澳青年的心理距離。她熱情洋溢地向港澳青年發出邀約:粵港澳大灣區“沒有空間距離、只有文化認同”,大灣區“雙創”基地隨時歡迎你的到來。
香港暨南義工團執行干事張思聰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題為《奮斗青春 放飛夢想》的南粵行感言: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三地共推建設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將為港澳青年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香港青年,我們具有國際視野,是發展新興產業、科創和文創產業的生力軍。我們更應該把握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實現人生理想。
港澳人士在粵創業 奮斗勵志故事多多
“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奮斗的你,只要努力奮斗,夢想并不遙遠。”這是香港團友副領隊蔡娘洲在朋友圈發出的感言。這個感言,源于南粵行中聽到的香港居民楊騰在廣州創業奮斗、實現夢想的故事。
這個勵志故事,刊載于今年10月1日出版的《羊城晚報》。10月13日,在廣州勵弘文創旗艦園,青年“雙創”導師、勵弘文創旗艦園總經理李思慧拿著《羊城晚報》,給港澳青年講述楊騰的創業經過。勵弘是楊騰文創項目的孵化地。李思慧講道:“勵弘在孵化企業時,特別注意企業的需求。不僅提供租金優惠的創業孵化場地,還嫁接資源,幫助孵化創業成果。”以孵化楊騰項目為例,勵弘在得知楊騰的企業主營VR產品后,主動牽線搭橋,幫楊騰對接對VR產品有需求的客戶,助楊騰的文創項目產品加速進入市場。
“需要你的產品客戶,可能與你相距不遠。”在廣州科學城華南新材料創新園,該園招商部長余春秀以親身經歷,向港澳青年講授園區內各種創新創業資源相互嫁接的經驗。華新園現有各類企業429家,企業員工5000多人。園區通過“boss下午茶”形式,讓園區企業負責人有機會茶聚座談、交流合作。同時,仿照廣交會模式,創辦園區“華交會”,讓“雙創”企業研發的新技術產品,在園區大廳集中展示,促成園區企業交流合作、相互采購。僅華新園主園區內,2017年便產生2000多萬元的交易額。華新園還專門組織信息服務運營團隊,為園區內“雙創”企業提供貼心服務。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旗下的羊城創意產業園,是名揚海內外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廣東國家音樂創意產業基地廣州主園區,這里聚集著酷狗、荔枝、網易CC直播、網紅體驗空間、中科零壹、華陽國際、西山居、天聞角川、優飛智能、橙家、六米科技、洋蔥海外倉、小魚在家、創業黑馬等一大批“互聯網+”科創文創企業,8000名創業青年在這里揮灑著奮斗拼搏的汗水。港澳青年一踏上這方熱土,便被撲面而來的創新創業氣息迷住了。團友們一路走,一路驚嘆、感慨,在園區里流連忘返。
在園區的荔枝總部,荔枝政府事務部經理王穎介紹,荔枝歡迎港澳青年來報考當主播,傳播聲音藝術。如果才藝過硬獲得荔枝簽約主播資格,荔枝會提供主播技能培訓服務,如果主播想自己創業,荔枝也會在業務上給予支持。
“除了成為網紅主播,我們還有很多途徑,可以和香港、澳門的朋友牽手合作。”羊城創意產業園進駐企業誠燁集團行政總裁羅聰沖熱誠歡迎到訪的港澳青年。這位青年“雙創”導師介紹說,有音樂才華的港澳朋友,可通過誠燁的酷狗直播大藝術家公會、艾嘉文化傳播等平臺,盡情發揮音樂才華,拓展事業空間。誠燁目前的簽約主播已超過100名,簽約主播粉絲越多,回報就越豐厚。
在羊城創意產業園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令主修流行音樂制作的丁政凱興奮又激動,陶醉在這個創意音樂“夢工場”。丁政凱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在香港音樂界入行已有一年多了,明年3月3日將舉行出道發布會,發行個人專輯和EP唱片。這次在羊城創意產業園學習,獲得非常寶貴的體驗和創業靈感,屆時會再來廣州,尋求更大發展空間。
大灣區機遇在眼前
港澳青年要抓住它
暨南大學金融專業畢業的葉玉清,現在香港保險行業就職。此次她帶著創業項目前來考察內地的創業前景。她計劃與朋友一起在香港創辦理財顧問服務平臺,同時在內地創辦一個服務留學、移民的平臺。葉玉清表示,自己和朋友在香港已經著手操作理財顧問平臺,希望在內地能找到機會,拓展內地的創業計劃。葉玉清說:“我最感興趣的是在黃埔看到的區塊鏈項目,未來區塊鏈技術會滲透至各行業。”她興奮地表示,這幾天獲得的信息量太大了,回去后還需細細梳理,與創業伙伴和朋友們分享,從中挖掘線索,發現機會。
創新創業機會,貴在發現和共享。香港團友唐震宇和梁鑒坤,都是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的在讀博士生,也是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成員。他倆都表示,這三天來的收獲,一定會與青創協會的伙伴和朋友們分享。梁鑒坤認為,內地發展勢頭好,創新精神好,營商環境好,的確非常適合年輕人創業發展。唐震宇說,香港人對內地的文化、社會各方面了解不夠深入,很多新政策和前沿信息無法獲知。希望通暢各種溝通渠道,讓對話、溝通和發展機會多起來。兩位博士生建議,內地創新型企業可為港澳青年提供實習或就業崗位,讓有志到內地創業的青年,心有所往,身有所依,使越來越多的人樂意在內地創新創業。
團友鄭龍是香港特區政府一位年輕有為的政策研究員,三天兩夜的南粵行,讓他得以零距離考察調研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雙創”環境,收獲頗豐。鄭龍還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熱情洋溢的長篇感言,與港澳青年朋友分享南粵行的收獲。他感慨道,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很重要,特別是對想創業的香港青年尤為重要,因為它能為香港創業者提供創業的寬松環境和廣闊空間。創新創業必須把握機遇,具有開拓精神和勇氣,左顧右盼,苛求“萬事俱備”,最終可能是“東風已逝”。大灣區的機遇已在眼前,需要的就是港青走出去的勇氣。同時,還須對創新創業有正確認知,在我們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的平臺和空間歡欣雀躍時,不要忘了持守“默默耕耘,靜待花開”的匠人品質。
在高新興科技集團參觀物聯網城市架構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