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再出發系列報道①|先試先行,灣區金融互聯尋找突破點
? ? ? ?在香港中環,香港居民陳先生在中銀香港中銀大廈分行成功開設了內地銀行個人賬戶。
? ? ? ?在深圳前海,香港居民麥先生近日也驚喜地發現,他不僅能用微信香港錢包直接用港元購買廣深港高鐵票,還可以訂外賣及打車。
? ? ? ?在珠海橫琴,澳門居民葛帥每周都會駕駛澳門單牌車往返橫琴,同期簽署的跨境車險保單也讓他多了一重保障。
? ? ? ?隨著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粵港澳居民、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往來更加緊密,跨境金融需求更加強烈,金融融合正在悄然發生和變革?;浉郯拇鬄硡^金融如何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尋找互聯互通的“最大公約數”?廣東如何抓住粵港澳金融融合發展機遇?南方日報記者深入粵港澳大灣區調研,尋找答案。
一線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融合按下“加速鍵”
? ? ? ?隨著橫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提速,金融互聯互通也隨之而來——自通橋之日起,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全部繳費通道均安裝了銀聯移動支付受理設備,車輛通行費可以成功以跨境人民幣業務方式結算,港澳居民使用本地支付工具,司機僅需使用銀行卡或手機,便可通過揮卡、掃描二維碼或手機NFC等方式支付通行費,實現“一揮暢游通行”。車輛保險方面,也基本實現了“一站式”服務,粵港澳三地保險機構互相提供跨境機動車投保便利,跨境車車主可根據入境時間自主選擇購買不少于7天到1年保險期限的內地交強險保單,大大提高了通行便利。
? ? ? ?今年以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逐步提速,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也按下“加速鍵”。融合升溫的變化,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喜歡前往香港購物的廣州白領龐小姐已經可以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掃遍”香港的各大百貨商場、超市。”
? ? ? ?跨境金融的便利背后,是機構看到粵港澳金融互聯互通帶來的新商機。以跨境支付為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支付巨頭的布局重點——去年9月,微信香港錢包成為首個支持香港用戶在內地使用的香港電子錢包,目前支持在內地近百萬商戶使用移動支付服務。差不多同期,銀聯“云閃付”APP在香港、澳門落地。今年2月,香港支付寶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使用。
? ? ? ?跨境移動支付的加速布局僅是三地金融市場融合的一個縮影。更多的金融互聯互通,在灣區融合加速下,推動著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的融合。
? ? ? ?數據顯示,這一年三地的融合“破冰”加速。以跨境資金為例,2019年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轄內銀行跨境人民幣累計結算額近5500億元;涉港澳地區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累計超700億元。在跨境服務方面,廣東銀保監局轄內銀行機構為港澳居民開立個人賬戶超280萬戶,為境內居民在港澳開戶提供見證服務6.6萬戶,并推出形式多樣的便民金融服務產品。在機構互設方面,港資銀行已實現在廣東所有地級市全覆蓋,粵港合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粵澳共同設立合作發展基金。在利用國際資本方面,廣東赴港上市企業超過230家,深港通、債券通等金融互聯互通渠道不斷發展和完善。
? ? ? ?在專家看來,灣區融合加速帶來的發展的內在需求是推動金融融合的動力。安永亞太區金融科技與創新首席合伙人忻怡指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家庭希望依托全球的市場來實現財富管理、資產的增值保值,企業的海外業務也從單純地把產品銷售到海外逐步過渡到進行全球化的產業鏈和全球化資源優化配置的布局,這對金融服務機構提出了跨境服務、綜合跨境服務的需要。
? ? ? ?灣區如何滿足跨境金融服務需求?在中央政研室經濟局原副局長、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看來,解決之道在于“在大灣區一個架構下,推動粵港澳三個金融體系融為一體?!?/span>
? ? ? ?事實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已具備較好的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經濟發達、人口結構年輕,內生的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產業加快從數量擴張到高質量發展轉型,尤其是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形成,對生產性服務尤其是現代金融服務需求愈發強烈,再加上國家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企業“走出去”速度加快,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了巨大的跨境資產配置需求,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的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
調研
銜接規則的融合發展急需破題
? ? ?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廣東金融帶來的發展機會,廣州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王建業表示,大灣區的未來就是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包括金融資源,必然帶來灣區內經濟與金融格局的調整和重構。廣東金融是粵港澳金融的一部分,應該順勢而為,發揮比較優勢,包括市場輻射、區域協調,金融監管方面的優勢。
? ? ? ?事實上,珠三角地區和港澳分別都是國內乃至國際金融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從區域整體看,在“三稅區、三法律、三貨幣”架構下,大灣區內部金融基礎設施沒有完全聯通,征信數據不能互認互享,金融資源自由流動難以實現,制度性成本較高。
? ? ? ?以財富管理領域為例,手頭上擁有大量人民幣的香港居民,無法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而內地居民投資香港,只能通過QDII、港股通、互認資金等有限的渠道,門檻要求較高。港澳的居民在內地工作,保險理賠同樣需要返回當地,因為港澳保險機構目前暫時不能在內地提供直接的保險服務。在跨境資金流動領域,香港澳門有大量低成本資金,珠三角基礎設施建設有巨大資金缺口,但港澳資金進不來。
? ? ? ?融合需要不斷尋找創新思路。多位接受采訪的學者認為,需要從市場準入拓展至準入后營商環境的改善逐步把互聯互通不斷推向深入。
? ? ? ?盡管目前見證開戶功能已初見成效,但中國平安聯席CEO陳心穎表示,如能解決跨境開戶的問題,香港金融機構會有更多機會在整個大灣區發展。
? ? ? ?例如,面對融合的市場,大灣區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征信體系建設,深圳銀保監局副局長陳飛鴻認為,三地個人和企業信用信息、日常經營行為等方面的溝通是不暢順的,金融機構在調查的時候會遇到比較高的難度。
? ? ?“隨著規劃綱要的推出,部分痛點已經逐步得到一些解決。”忻怡認為,“但兩地不同的金融法律事務規則,才是根本的挑戰?!?/span>
? ? ? ?廣東省社科院財政金融研究所所長任志宏認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到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面臨著世界上其他灣區建設所沒有的新情況?!叭叫枰诜审w系互相找到最大的‘公約數’?!?/span>
? ? ? ?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輔助辦公室主任朱軍林表示,大灣區各個城市各有各的優勢,應該形成一個合力、形成協同效應。朱軍林認為,世界上三大灣區是在同一種貨幣體系下形成,而粵港澳大灣區情況較為特殊,需要體制機制的創新,尤其是先要做好頂層設計。
? ? ? ?陳飛鴻進一步表示,應該探索建立包括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港澳金融監管部門、廣深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在內,有適當授權、聯系更為緊密、響應速度更快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專門議事協調機制,共同研討粵港澳發展重大問題、會商重要協作事項、防范金融風險。
破題
探索合格金融機構“單一通行證”制度
? ?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在漸次鋪開,對于金融業來說意味著未來的空間無限,撬動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共同金融市場的杠桿在哪里?
? ? ?“從商業機構的角度來說,更希望看到‘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在國家實施金融日益開放、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順利推進的當下建議相關部門大力推進負面清單制度的建設,真正做到非禁即入。這樣將大大有利于業務、產品、服務的擴大和進展。”恒生中國行長宋躍升表示。
? ? ? ?在促進灣區內資金要素的無縫連接上,宋躍升認為,可以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在一些地區、針對一些產品進行先行先試,將某些開放舉措從一個城市開始試驗,然后逐步拓展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叭绻渲械娘L險大大低于可能帶來的收益,試驗就有繼續走下去的可能。”
? ? ? ?對于如何彌合三地制度、語言、法律框架、金融牌照及許可的差異問題,宋躍升認為,需要三地的金融監管機構進行對接和溝通,在不同市場間形成監管措施的互認?!罢吆捅O管機構之間相互認同和協作,實現市場一體化的目標,為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互聯互通提供政策保障,這是非常關鍵的利好因素?!?/span>
? ? ? ?宋躍升認為,在具體的操作舉措上,歐盟的經驗值得借鑒?!氨热绮捎谩畣我煌ㄐ凶C制度’,使得金融機構的牌照和資格在歐盟內得到相互認同?!彼诬S升指出,盧森堡作為歐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很多機構包括中資機構都選擇在那里設立分支機構,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在盧森堡申請牌照之后,可以覆蓋整個歐元區。
? ? ? ?任志宏認同這樣的說法。他進一步指出,粵港澳三地可借鑒歐盟版本“單一通行證”做法,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應該實行‘分步走’戰略,單一通行證的第一步是機構的準入門檻上達成一致,第二步是單點突破,從在部分業務鏈條進行探索,第三步才能放開到貨幣和資本層面?!?/span>
? ? ? ?調研中,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應積極用金融科技解決金融監管的難點痛點問題。三地金融互聯互通的加速,對金融監管提出考驗。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賴智明提出,歐美國家和香港特區已經在“監管沙盒”這一新的監管機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所謂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是指監管部門為金融機構創新技術及應用提供安全空間進行測試的監管機制。忻怡也認為,通過推動大灣區實行監管沙盒,三方監管機構能夠更深入了解在大灣區推出的創新產品特別是牽涉到跨境金融服務創新的產品,從而準確評估創新產品可能帶來的潛在收益或者負面影響,真正實現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達到創新利益最大化。
■聲音
英國英中商會會長、廣東省駐英國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吳克剛:
廣東要立足實業優勢 ? ?推動灣區融合發展
? ?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大灣區金融業互聯互通提速。廣東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機會?如何結合已有產業優勢利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并有序推動三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英國英中商會會長、中國廣東省駐英國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吳克剛,探討如何借鑒國際經驗尋找粵港澳金融共振的方式。
? ? ? ?南方日報:廣東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機遇,實現金融的新一輪發展?
? ? ? ?吳克剛:從大市場的角度來看,廣東要利用香港、澳門發展金融業,有一條基本線是必須要堅守的,就是廣東本身在產業發展的主要優勢,也就是市場大、制造業強、科技研發強三大優勢,如果脫離廣東市場所具備的優勢而發展金融業,無法做到長遠發展。因此,應該利用香港的金融業來為廣東的大產業服務,然后順勢再將金融的應用建設起來。
? ? ? ?南方日報:如何找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方向?
? ? ? ?吳克剛:一定要明確粵港澳三地聯合起來發展金融業的方向——廣東發展金融業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中國外向經濟的進一步改革,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扮演更活躍、更有分量的角色。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大灣區的金融業應該面向全球,推動廣東金融進一步深入改革開放。
? ? ? ?大灣區金融除了服務于廣東本身的需求,服務國家的戰略外,目的還有走向世界,愿景應該是未來大灣區能否在世界金融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形成比現在香港所具有的金融業更大的市場。同時,在國際上通過發展過程服務于國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
? ? ? ?從這個角度來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一定要看世界市場,其目的是為了廣東企業能走出去、外國企業能走進來,是為中國進一步的科技研發、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服務。
? ? ? ?粵港澳大灣區要有這種全球視野,通過與香港的合作,推動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化進程。長遠來看,能跟倫敦、紐約、東京和新加坡等全球金融中心連通、看齊,扮演他們扮演不了的角色。
? ? ? ?南方日報:大灣區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多元制度格局,如何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 ? ? ?吳克剛:在這點上,英國與歐盟的合作模式——“單一通行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
? ? ? ?比如,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分行后,就不需要到巴黎、法蘭克福去設立分行了,可以直接在倫敦為法國、德國的客戶提供服務。在共同金融監管的情況下,歐盟構造了共同獲利的體制,同時將便利給了金融機構,讓金融機構能夠在任何一個地方注冊后,達到服務整個區域的目的。
? ? ?“單一通行證”可以有效提高區域競爭力,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將世界總部或者歐洲總部落戶于此。這就是倫敦在保險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的業務量能夠遠超紐約的關鍵原因。因為歐盟能夠形成整體,在倫敦就可以對接整個歐洲的市場。
? ? ?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推進,是可以試行“單一通行證”的,如在香港的所有或者是部分國際銀行可以在大灣區內實行“單一通行證”,那就意味著銀行機構不需要到廣東來注冊銀行,卻可以在廣東進行一定的金融活動。這樣民營企業融資、金融科技等具體項目,就可以有一些新嘗試,最終能通過資金流入建立起大灣區的金融體制,才是最重要的。
? ? ? ?在協調機制上,歐盟內部有歐洲金融管制協會,每個國家都有代表在機構中,彼此地位是平等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單一通行證”只是意味著獲得牌照可以經營,其在監管等方面的規范非常嚴謹,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