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社管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規范管理的通知
民社管函〔2021〕81號
各全國性社會團體:
自國務院取消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以下簡稱分支(代表)機構)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的行政審批項目以來,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發展迅速,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積極貢獻,但有些全國性社會團體未按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分支(代表)機構自律管理,導致違法違規問題時有發生,有的不按規定程序亂設分支(代表)機構;有的超出業務范圍和自身管理服務能力濫設分支(代表)機構;有的在分支(代表)機構下再設立分支(代表)機構或者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有的分支(代表)機構異化為社會團體非法斂財的“聚寶盆”和掛靠單位牟取私利的“搖錢樹”;有的分支(代表)機構與非法社會組織勾連淪為非法社會組織的“保護傘”;有的分支(代表)機構亂評比亂表彰亂收費,侵蝕了“放管服”改革效果,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大局帶來不良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規范管理,維護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良好發展秩序,推動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積極發揮正能量,現就有關注意事項和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認真把好成立關口,嚴防違反規定設立分支(代表)機構。各全國性社會團體可以根據本團體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自行決定設立、變更和終止分支(代表)機構,但不得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不得在分支(代表)機構下再設立分支(代表)機構或者以學組、工作組、志愿服務隊等名義變相設立分支(代表)機構,不得為分支(代表)機構制作和頒發法人樣式登記證書。社會團體在設立分支(代表)機構時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義務,對分支(代表)機構設立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充分研究論證并廣泛征求意見,對設立的條件進行嚴格審查,確保與自身宗旨、業務范圍和管理服務能力相適應;對于確有必要成立且符合條件的,要按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要求履行相關報告或者批準手續后,按程序提交理事會或者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鼓勵全國性社會團體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并及時將表決結果對外發布公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二、從嚴加強自律管理,確保分支(代表)機構規范運作。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是社會團體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資格,不得開設銀行賬戶,不得另行制定章程,不得以“中心”、“聯盟”、“研究會”、“促進會”、“研究院”等容易與各類法人組織相混淆的名稱命名,在組織機構設置和負責人稱呼上要注意與社會團體法人作出區分。各全國性社會團體要進一步加強分支(代表)機構自律管理,對分支(代表)機構負責人任職資格條件從嚴審查把關;對分支(代表)機構業務活動加強全流程監管,不得以任何名義與非法社會組織發生勾連;對分支(代表)機構全部收支要納入社會團體財務統一核算、管理,不得計入其他單位、組織或者個人賬戶;對分支(代表)機構印章要實施統一保管,并按要求填寫和妥善保存用印登記表。未經社會團體授權或者批準,分支(代表)機構不得以所屬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不得與其他民事主體合作開展活動,不得發展會員、收取會費、接受捐贈。
三、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優化分支(代表)機構結構功能。各全國性社會團體要對照本《通知》精神和有關規定,對本社會團體設立的所有分支(代表)機構開展全面自查,對于已完成社會團體授權任務、內部管理混亂不能有效整改、拒不服從社會團體領導和管理、不能正常開展業務活動、與非法社會組織存在勾連、因違規收費或者違規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造成嚴重影響的,應當及時予以終止并向社會公告;對于存在其他違法違規問題的,要立即全面整改,及時消除違規隱患,糾正違規行為。各全國性社會團體要在自查自糾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分支(代表)機構管理制度,加強分支(代表)機構內部監督,加強分支(代表)機構教育培訓,加強分支(代表)機構政治引領,確保各分支(代表)機構規范運行、有序發展。各全國性社會團體要進一步優化分支(代表)機構結構功能,加大對分支(代表)機構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實推動廣大分支(代表)機構在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功能、激發服務活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黨和國家大事多、喜事多,各全國性社會團體務必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強化遵紀守法意識,嚴格按規定設立分支(代表)機構,嚴格規范分支(代表)機構行為,努力為黨的百年華誕營造良好氛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
民政部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加大對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代表)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于自查自糾工作開展不力、繼續頂風違規設立分支(代表)機構以及分支(代表)機構違法違規開展活動的,將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公開通報、調整年檢結論、降低評估等級等措施,進一步加大處理處罰力度,確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