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政觀察】如何理解河套合作區的雄心?
與前海發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不同,“硬科技”始終是河套合作區發展的關鍵詞。超過150個高端科研項目已在河套落地,國家重大科研合作、港澳青年創業等“六大科創集群”已初步形成。這樣的科創實力,與區位優勢密不可分:與深圳園區一河之隔的港深創科園將成為“香港最大的創科平臺”,這讓深圳突出的成果轉化能力擁有了足夠的“用武之地”。在這個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里,“香港實驗、深圳研發、珠三角生產、銷往全國”的協同創新模式,讓8個團隊產值從零邁入千萬元級、9家企業估值超過3億元。
當然,河套的使命絕不只是推動成果轉化,近日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展現了更大雄心:到2035年,要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我注意到,《規劃》在提到引進國際頂尖企業時,特別寫上了“研發型”這個定語,也就是要推動應用基礎研究能力躍升。顯然,科技創新需要向制度創新要動力。直白地說,河套必須要更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通過制度型開放,真正讓科研要素跨境自由流動。《規劃》提出,要探索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探索實行“白名單”制備案管理,對符合條件的進口自用科研貨物免征關稅。
制度型開放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核心指向。過去的開放模式下,各種海關特殊監管區營造了一個近似國際化的“小環境”。而如今,我國要探索出一套接軌全球的標準規則,讓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成為強大引力場。我想,河套合作區就是天然的承載地和試驗田。跨過深圳河,深港攜手在國際科技競爭和國際經貿的海洋中馳騁拼搏,恰是國家所需、深港所長。
上一篇:港澳律師內地執業試點期延長三年至2026年10月4日[ 09-05 ]
下一篇:“粵秀粵精彩”!細數服貿會上的廣東元素[ 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