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金礦”如何實現跨境流動?我們在南沙找到答案
走進坐落于廣州南沙區的廣州數據交易所,大屏幕上的數據實時跳動——又一筆利用“陶瓷行業數據空間”進行成本認定的交易達成。“通過這個實時信息我們可以看到,交易費用僅500元,就為這家企業達成了超12萬元的成本認定,對企業接下來進行稅務申報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這就是數據的力量。”廣州數據交易所總經理魏東介紹。
11月6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集中采訪團”來到南沙,探索數字時代挖掘數據“金礦”的奧秘。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廣州數據交易所成立一年來,超1360項交易標的進場交易,場景覆蓋金融、陶瓷、環保、汽車、農林牧漁、建筑等23大行業,累計交易金額超22億元,成交超4560筆,發展會員超1440家,業務覆蓋全國26個省份。
“廣州數據交易所立足廣東,面向灣區,服務全國。”該交易所董事長許晶晶表示,一年來,廣州數據交易所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雙向流通機制,推動建設“港澳數據特區”,為粵港澳三地提供跨境數據服務。“南沙是國家重大戰略性平臺,是灣區之心,我們選擇落戶于此,希望能依托南沙的區位優勢,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數據交易新模式和制度創新,探索推進數據跨境流通交易,也反哺數據交易生態行業及相關企業。”她說。
“數據交易所作為數據要素流動的核心樞紐,通過打造跨境數據要素交易場景,展現產業價值,從而進一步推動規則更好銜接。”許晶晶介紹。
比如,廣州數據交易所正在推進貿易數據跨境流動,包括基于境外集裝箱數據構建離岸貿易平臺,以此進行一些跨境場景的嘗試;此外,基于企業信用數據,對于部分港澳企業,廣州數據交易所協同相關部門進行數據互聯互通,探索跨境數據交易的新模式。
數據的跨境流動是“數字灣區”建設的重要議題。今年6月2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簽署的《關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要求在國家數據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規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在國家數據跨境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與全球溯源中心共同構建產品溯源生態,與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等共同探索科研科創數據跨境流通,打造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創新平臺。”許晶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