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創業需要幾步?粵港澳青年融合互助共“筑夢”
“我希望通過搭建平臺,服務更多有意愿來大灣區創業的港澳青年。”在廣州生活近十五年的香港青年孫弘睿回顧自己的大灣區創業生涯時感慨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港珠澳大橋上車流穿梭三地、往返橫澳兩地的澳門居民摩肩接踵、往返深港兩地的列車絡繹不絕……越來越多港澳青年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筑夢,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粵工作。
孫弘睿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掛牌成立,孫弘睿敏銳嗅到商機,立刻來到南沙投身跨境電商行業創業。“南沙的許多政策對初期的創業者而言意義巨大,比如保稅倉為我們極大地降低了運營成本。”他回憶。
個人的創業經歷也讓孫弘睿更直觀地感受到了大灣區蘊藏的機遇,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孫弘睿順勢而為,在南沙成立了港澳青年創業基地。
“大灣區產業豐富,特別是制造業發展極快,對大多數創業者而言,可以在大灣區城市內尋找到幾乎全產業鏈上的合作方。”他認為,這對于傳統香港的創業路徑是一種革新,是港澳創業者的絕佳選擇,“在大灣區,不僅可以覆蓋完整的產品生產流程,也可以讓港澳青年拼出完整的事業發展版圖。”
而在橫琴創業的香港青年藍光則看中了大灣區的市場,2015年藍光初到橫琴時,看到了這里餐飲業的空白,“橫琴甚至整個大灣區,在澳門茶餐廳這個領域都未得到開發,這讓我看到了廣闊前景。”他說,“立足大灣區,我們面對的是整個內地,乃至國際市場,機遇無限!”
亞哈港澳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總經理鄭益偉也這樣認為:“空間和人力資源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優勢互補,因此港澳企業更應該利用互補優勢、整合資源,通過走進大灣區,融入更廣闊的內地市場。”
大灣區青年的融合互助,不斷激發著這片熱土上的活力。去年6月,孫弘睿發起成立了港澳青年五樂服務中心,以此鏈接粵港澳各地資源優勢,服務更多來大灣區創業的港澳青年;藍光今年更忙碌了,他搭上了預制菜產業的快車,幫助澳門餐飲品牌對接內地預制菜生產企業,讓澳門美味能走進千家萬戶;而鄭益偉所在的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今年開始了創業育成計劃,為引進的澳門企業提供更完善的定制化企業服務。
目前,廣東已建成以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龍頭、12家重點基地為骨干、珠三角57家特色基地為基礎的“1+12+N”體系,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近40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5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