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特別是對廣東的營商環境建設,總書記寄予厚望。2018年3月,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提出“廣東要在創造良好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增強對外投資的吸引力”。2018年10月,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指出“廣東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2020年10月,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再次作出“要在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的重要指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為廣東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廣東營商環境建設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
廣東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對照企業和群眾期盼,對標先進地區一流水平,推動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一是聚力改革,以營商環境之“優”,謀市場主體發展之“進”。廣東市場主體已超過1500萬戶,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的市場主體背后是廣東活力十足營商環境的強力支撐。通過“證照分離”“一照通行”等改革,廣東商事制度改革連續3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通過“數字廣東”建設,推行“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大幅減少辦事環節、降低制度性成本,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3年居全國第一。在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廣東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
二是對標最優,以先進城市為“標”,促營商環境發展之“高”。廣州、深圳迭代實施營商環境1.0至5.0改革,納入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廣州市運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招投標效率、智能通關等4項舉措,深圳市健全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等5方面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珠海、佛山、東莞主動對標先進,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在貿易和服務規則銜接、涉企審批服務改革、財政補助資金直達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得到國家肯定。
三是以營商環境評價作為抓手,以評促改、以評促優。2018年以來,廣東按照“國際可比、對標國評、廣東特色”的原則,完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持續開展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有力推動各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2021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提出76條有針對性對策建議,對標先進、查漏補缺,為廣東成為營商環境高地找準方向。
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刻內涵
營商環境改革是一場重塑政府和市場關系、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牽一發而動全身。立足新發展階段,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營商環境改革依然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優化營商環境是妥善應對風險挑戰、保持經濟穩中有進的需要。與全國一樣,廣東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至關重要,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是發展的體制性、制度性安排,其優劣直接影響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頂住經濟下行壓力,需要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把市場活力最大限度激發出來,給市場主體以穩定的預期,提高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以營商環境之“優”促進經濟大盤之“穩”。
優化營商環境是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打造發展新優勢的需要。過去40多年,廣東得益于堅持市場化改革,由一個落后農業省發展成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同時也面臨著營商環境比較優勢減弱,近年先后被曝光深圳對砂石渣土運輸涉嫌違法設置市場準入條件、佛山高速公路“天量罰單”等“隱形門”“玻璃門”“旋轉門”問題。新發展階段,以更好營商環境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已成為廣泛共識。要想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優勢,誰的營商環境更好,誰就下得先手棋。廣東必須對標先進,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步,以一流營商環境集聚資源要素、促進循環暢通。
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需要。企業家就像魚一樣,水質水溫適宜就會游過來。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要使企業家發揮作用,就必須依靠營商環境的改善,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營商環境改革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要從企業和群眾的需求和實際困難出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做到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求人”,變政府部門“端菜”為企業和群眾“點菜”,為企業發展和群眾辦事增便利。
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
在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中擔起重任,是廣東的重大政治使命,必須主動扛起廣東擔當、展現廣東作為、再創廣東優勢,緊緊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機遇,充分參與全球要素競爭,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要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市場準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秩序規范。加快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機制,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增強廣東在全球范圍內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能力。暢通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準入不準營、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探索適應新業態、新模式需要的準入、準營標準。
二要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營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以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為導向,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抓手,打造數字政府建設標桿。系統性重塑政務服務流程和方式,強化服務全流程監管。以“粵系列”平臺為核心,促進線上線下各類政府和社會服務渠道深度融合。圍繞經常性涉企服務,推進惠企政策“一鍵享”、“多稅合一”綜合申報、政務服務首席服務制度,構建高效便捷、優質普惠的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三要率先構建新型監管體系,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立法先行,做到改革于法有據,保障規則公平、機會公平和權利公平。出臺實施《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支持司法審判和執行改革,開展新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試點,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守住安全底線,夯實監管責任,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方式。推廣“信用風險分類+雙隨機、一公開”智慧監管模式,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監管規則,健全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建立市場主體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機制。
四要加強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營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緊緊抓住“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推進三地商事制度銜接、職業資格互認和標準對接,加快“灣區通”工程和“數字灣區”建設。持續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改革,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口岸樞紐,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探索搭建全球報關系統,提升多邊同步通關效率,降低國際貿易綜合服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