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獎勵在推動本省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科學技術獎。
深圳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國家規定設立科學技術獎。本省其他行政機關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或者單位,均不得設立科學技術獎。
第三條 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自主創新、鼓勵開放合作、突出價值導向,注重成果質量和貢獻。
省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評審和授獎,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省科學技術獎相關規則的制定和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服務與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應當協助做好省科學技術獎相關工作。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和省科學技術獎監督委員會,分別負責省科學技術獎的評審、監督工作。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由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等組成,其人選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聘任。省科學技術獎監督委員會由相關行政部門從事科研誠信和科技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員以及科技、法律、政策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其人選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聘任。兩個委員會組成人員不得兼任。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六條 省科學技術獎分為以下類別:
(一)突出貢獻獎;
(二)自然科學獎;
(三)技術發明獎;
(四)科技進步獎;
(五)科技合作獎;
(六)青年科技創新獎;
(七)科技成果推廣獎。
第七條 授予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應當是在省內研究開發、應用推廣,或者省內的個人和組織為第一完成人或者第一完成單位與國內外合作研究開發的成果。
第八條 突出貢獻獎授予在本省從事自主創新工作,為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做出重大突出貢獻的個人。突出貢獻獎候選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科學技術發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高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
(二)已培養一批杰出人才,建成有影響力的科研團隊;
(三)得到國內外科技界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第九條 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個人。自然科學獎應當注重前瞻性、理論性。
前款所稱重大科學發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
(二)具有重大科學價值;
(三)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
第十條 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方法、材料、器件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個人。技術發明獎應當注重原創性、實用性。
前款所稱重大技術發明,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
(二)具有先進性、創造性和技術價值,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三)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且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第十一條 科技進步獎授予完成、應用、普及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為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或者推動科學技術普及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科技進步獎應當注重創新性、效益性或者普惠性。
前款所稱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技術創新性突出,技術經濟指標先進;
(二)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創造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
(三)在推動行業科技進步、改善民生等方面有重大貢獻。
對在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授予科技進步獎的條件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省科學技術協會另行制定。
第十二條 科技合作獎授予對本省科技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具備下列條件的境外個人、組織:
(一)同本省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
(二)向本省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
(三)為本省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
第十三條 青年科技創新獎授予在科學研究中做出重大科學發現,推動相關學科發展,或者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創新性突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或者產業化的青年科研人員。
第十四條 科技成果推廣獎授予將優秀科學技術成果大規模推廣應用于本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并促進本省區域協調發展的個人、組織。
第十五條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分為一等獎、二等獎。對做出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或者創新性科學技術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獎。
突出貢獻獎、科技合作獎、青年科技創新獎、科技成果推廣獎不分等級。
第十六條 省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
省科學技術獎堅持控制獎勵數量、提高獎勵質量的原則。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每年授獎總數合計不超過178項。其中,特等獎授獎總數不超過3項;一等獎授獎總數不超過50項;二等獎授獎總數不超過125項。
突出貢獻獎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2名;科技合作獎每年授獎數量不超過5項;青年科技創新獎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25名;科技成果推廣獎每年授獎數量不超過25項。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應當每年定期在其門戶網站發布公告,明確省科學技術獎的提名時間、方式以及材料要求等事項。
第十七條 省科學技術獎實行提名制度,候選者由下列單位或者個人提名,不受理自薦:
(一)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
(二)省有關部門;
(三)符合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資格條件的專家、學者、組織機構。
第十八條 提名者應當遵守提名規則和程序,征得被提名對象的同意,按照規范提供有關材料,對提名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有效性負責,并在提名、答辯、異議處理等工作中承擔相應責任。
提名者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應當按照等級標準提名,明確提名獎種和提名等級。
第十九條 在科學技術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關個人、組織不得被提名省科學技術獎:
(一)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
(二)有科研不端行為,按照有關規定被禁止參與國家或者省科學技術獎勵活動;
(三)國家和省規定的其他不符合提名條件的情形。
第二十條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受理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后,應當審查其規范性和有效性,并通過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示。
第二十一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建立覆蓋各學科、各領域的評審專家庫,并及時更新。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設立各學科(專業)評審組,負責各學科(專業)范圍內提名項目的初評工作,初評結果報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組的專家從評審專家庫中抽取產生,評審專家名單在評審結束前應當保密。
第二十二條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對各學科(專業)評審組初評結果進行綜合評審,提出擬獎項目、人選以及獎勵等級的建議。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當對擬獎項目、人選以及獎勵等級通過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門戶網站向社會公示。
第二十三條 單位或者個人在公示期內對提名或者擬獎項目、人選等公示內容提出書面異議的,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當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辦公室應當在公示期結束后20日內,將異議處理結果答復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并將異議處理情況向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報告。
第二十四條 評審活動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評審專家與候選者有重大利害關系,可能影響評審公平、公正的,應當回避。評審專家以及評審工作人員的回避,由省科學技術獎監督委員會決定并監督實施。
評審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參與評審活動的評審專家應當遵守評審工作紀律,不得有利用評審委員會組成人員、評審專家身份牟取利益或者與評審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評審專家串通表決等可能影響評審公平、公正的行為。
第二十五條 省科學技術獎監督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則對省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評審和異議處理等進行全程監督,并形成監督報告。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根據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的建議和省科學技術獎監督委員會的監督報告對獲獎項目、人選以及獎勵等級進行確認,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六條 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和評審的辦法、獎勵總數、獎勵結果等信息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十七條 省人民政府向獲得省科學技術獎的個人和組織頒發證書、獎金。省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數額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規定。獎勵經費由省財政列支。
省財政對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個人或者組織作為第一完成人或者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給予配套獎勵。
第二十八條 鼓勵社會組織、企業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充分發揮社會科技獎勵激勵自主創新的積極作用。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后,設獎者或者承辦機構應當在3個月內向所在地地級以上市以及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書面報告。
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在獎勵活動中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社會科技獎的設立和運行進行監督、指導和服務。
鼓勵提名者從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獲獎對象中擇優提名省科學技術獎。
第二十九條 剽竊、侵占他人科學技術成果的,或者以提供虛假數據、材料以及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省科學技術獎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撤銷獎勵,追回證書和獎金,并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條 提名專家、學者、組織機構提供虛假數據、材料,協助他人騙取省科學技術獎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暫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資格,并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一條 評審專家違反評審工作紀律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取消其評審專家資格,并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二條 參與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組織工作的人員在評審活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未按時向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書面報告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限期內不整改的,予以通報批評。
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在科學技術獎勵活動中收取費用的,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責令退回所收取的費用,并轉送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第三十四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建立科技獎勵誠信檔案,將省科學技術獎提名、評審和授獎中有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記入誠信檔案,并依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三十五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提名、評審、監督等相關規則。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廣東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1日公布的《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61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