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被視作全國各地創新能力“年度大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下稱《報告》)在北京發布。這份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編寫的權威評價報告顯示,廣東區域創新能力蟬聯第一,同時也是廣東連續7年領跑全國。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實現全國“七連冠”,支撐因素有哪些?
根據《報告》設置的評價體系,區域創新能力綜合得分在35分以上的屬于創新領先地區。廣東綜合得分達到58.86分,創新能力領先優勢明顯。在《報告》設置的評價區域創新能力的5個一級指標中,廣東的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和知識獲取3個指標排名全國第一,知識創造和創新環境指標排名全國第二,各維度均有較好表現。
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預計2024年建成運行,屆時將成為國際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從相對落后的農業省崛起為第一經濟大省,動力源自改革、開放和創新。近年來,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以此作為不斷塑造廣東發展新動能和新優勢的重要抓手,使廣東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占據全國榜首位置,基于多項實績的支撐——
廣東在企業創新和創新績效方面表現突出。在企業創新方面,一大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是廣東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7萬家,5年增加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9萬家,5年翻了2倍多;在企業研究開發投入、技術能力提升綜合指標等方面,廣東均排名第一。在創新績效方面,廣東企業創新能力強,目前已形成17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8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創新績效指標排名領先的重要支撐。
為提升基礎研究能力,提高知識創造水平,廣東大力推進高等院校、實驗室、科研院所的建設,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兩大“國之重器”掛牌運作,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和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科學研究的實力得到補強,成效逐步凸顯。
位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中子譜儀
在這些創新實績的背后,是廣東一系列積極舉措發揮著決定性作用。
廣東頒布實施《廣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出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意見、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實施方案、新一輪加快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方案等政策舉措,從制度上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廣東擁有高層次人才88萬人、研發人員超130萬人,從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到青年拔尖人才,人才梯隊逐漸成型。
廣東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卓粵”計劃,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還開展科研項目組織管理“負面清單+包干制”改革試點,釋放科研人員活力,打造科技創新“王牌軍”。經過努力,廣東基礎研究長期落后的局面被逐漸扭轉,“從0到1”的原創成果不斷涌現:從2017年至2022年,廣東牽頭或參與的7項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廣東讓領軍企業在自主創新中“挑大梁”,在已實施的10批次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中,企業牽頭項目占比超過53%,企業參與的項目超過90%,有效解決了一批產業關鍵技術問題。
這些不僅是廣東推動科技創新的實績,也是探索實踐收獲的經驗啟迪。
在第二十五屆高交會上,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展出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span>
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領跑全國,但在實現科技自強自立的征程上依然需要下更大力氣。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賦予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并為廣東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前進方向,就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形成高端科創人才聚集效應。”
總書記殷殷囑托,廣東重任在肩。今年6月,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1310”具體部署,激活“三大動力”其中之一就是激活創新動力,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新突破被列為“十大新突破”之一。這是新形勢下廣東通過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的必然要求。
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高性能電池檢測系統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span>
廣東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一條新路來,就要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推進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攻關,在數字經濟、新能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就要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瞄準打造科技體制改革示范地、重要原始創新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科技成果轉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向往聚集地的目標,持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塑造廣東應對全球產業劇烈競爭的新優勢,為我國不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廣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