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
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 市場監管總局
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
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
(以下簡稱《南沙意見》)
國家發展改革委:全面加強協調指導,確保《南沙意見》能夠盡快落地見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在發布會上表示,南沙放寬準入和加強監管改革部署了15條具體改革舉措。其中11條為放寬市場準入政策措施,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謀劃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從國家層面體系性統籌設計的重點改革任務;另外一類是發揮南沙既有領域優勢,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舉措。
他介紹,《南沙意見》充分響應地方發展需求,支持南沙大膽開展前沿顛覆性科技創新、積極延展市場應用場景。此外,《南沙意見》中還有4條為優化監管的具體措施。《南沙意見》提出了要從全鏈條、跨部門、重點領域等方面著手,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覺、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互為支撐的多元協同格局,努力打造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準入監管模式,為在全國層面完善與市場準入制度相適應的監管體制探索經驗。
他還表示,總體上,《南沙意見》堅持改革創新、先立后破,堅持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強調放寬市場準入與優化監管緊密結合,通過首創性改革舉措,著力為南沙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更好發揮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今天對南沙來說,意見的出臺,既是難得的政策利好,也是給廣東省、廣州市壓擔子。希望省市區上下一體發揮合力,借勢大灣區深厚底蘊、獨特優勢和經濟縱深,率先探索建立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率先探索突破,真正將放寬市場準入改革成果傳導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成效。”肖渭明說。
肖渭明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強對廣州具體落實工作的協調指導,確保《南沙意見》能夠盡快落地見效。
出臺實施《南沙意見》,有利于率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經驗
肖渭明表示,這次出臺《南沙意見》有多方面考量:一是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從破除體制機制壁壘看,《南沙意見》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充分釋放科技、海洋、能源、醫療、旅游等市場消費潛力,進一步發揮服務業擴大收入與就業、穩定消費等多重功能。
二是堅持對接國際規則,吸引集聚全球先進生產要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關鍵在于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我們選擇南沙試點,加強配置各類要素資源,在尊重國情基礎上吸收借鑒國際經驗,《南沙意見》支持南沙建立深海領域全球前沿科學研究協同機制,在大灣區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開展數據跨境流通和交易,探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及歐盟碳排放相關標準互認機制等。
三是堅持拓展市場增量,催生涌現新業態新模式。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空前加快,涌現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這些已經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南沙意見》主要聚焦在重點領域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努力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多發展增量空間,鼓勵大膽開展前沿顛覆性科技創新、積極擴大市場應用場景。
四是堅持服務民生,提升公共服務銜接水平。放寬市場準入改革不僅要讓市場“有感”,也要讓更多民生“有感”。《南沙意見》在社會民生領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市場準入制度供給,在創造更好公共服務環境中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比如,在醫療方面,拓展廣東省電子處方中心功能,優化醫療服務與藥品流通體系,探索放寬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互聯網銷售限制。在文旅方面,推動在南沙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及郵輪免簽政策。在居住生活方面,致力于塑造國際化高品質的生活圈,引進香港地區注冊獸醫、先進動物診療機構進駐南沙,探索香港地區進境獸藥區域定點使用模式等。
肖渭明表示,總之,出臺實施《南沙意見》有利于充分發揮南沙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條件較好、要素資源匯聚等優勢,持續優化新業態新領域準入環境,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更好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率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經驗。
廣州市市長孫志洋:《南沙意見》帶來重大利好,南沙必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灣區之芯”
廣州市市長孫志洋稱,繼國務院印發《南沙方案》后,三部委聯合出臺《南沙意見》,再次給予重磅支持政策,為南沙開發開放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帶來新的重大利好,對更好發揮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他進一步指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推動構建以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發展模式,增強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影響力。近年來,我們著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合。《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產業科技創新優勢,圍繞做好引領性開放文章,強調以標準先行、場景開放、資本推動、產業匯聚、體系升級為原則優化市場環境,支持在實施應用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標準、加快應用海洋科技創新要素、優化先進技術應用市場環境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二是有利于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近年來,我們攜手港澳,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發揮南沙大灣區、自貿區、經開區、綜保區多重國家政策疊加勢能。《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優勢,圍繞做好首創性改革文章,強調堅持改革創新、先立后破,支持南沙在特色金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其他民生重點領域市場準入、檢驗檢測和認證結果互認、加強和規范全流程監管等方面改革創新,必將有力推動南沙加速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成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國際經濟合作前沿地,促進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共同建好高水平開放門戶。
三是有利于勃發內生發展動力,提升對灣區乃至全國的引領帶動能力。南沙是廣州未來發展核、活力創新軸的關鍵節點、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既是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也必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灣區之芯”。
孫志洋表示,《南沙意見》立足充分發揮南沙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圍繞做好高水平“走出去”文章,強調要打造國際一流的企業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支持以央地統籌推進、省市區聯動、港澳資源協同、市場充分參與的方式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
按照《南沙意見》要求,從三個方面著力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
《南沙意見》的海洋科技創新特點鮮明。對此,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在3月2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按照《南沙意見》要求,推進海洋科技創新要素加快向廣州、南沙集聚,著力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重點推動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發和商業化。將依托各類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利用好冷泉系統、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等大科學裝置,鼓勵引入相關企業,完成生產性試采和商業開采最后兩個階段,加快實現可燃冰開采的產業化,在廣州南沙打造全國天然氣水合物研發和商業開發總部基地,緩解能源供需矛盾、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二是重點打造高端海洋裝備制造基地。廣州將聚焦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重點領域,開展共性技術攻關與產業化研究,提高海洋高端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全面打造面向全球的現代化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制造基地。
三是重點構建深海領域前沿科學研究協同機制。目前,廣州集聚了大量涉及深海領域的科研創新資源,具備扎實的基礎條件。接下來,將推動重點研發企業、重點研究機構進一步向南沙集聚,共同開展關鍵領域技術攻關,重在建立深海領域全球前沿科學研究協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市場準入規則和標準制定,促進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推動海洋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
南沙區:下一步將著力暢通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市場準入有關壁壘
廣州市南沙區區長吳揚在3月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南沙意見》支持南沙在11個重點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率先探索,其中放寬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準入是重要領域之一,生物醫藥產業也是南沙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重點,近年來已初步形成了一定優勢。為用好用足政策,下一步將著力暢通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市場準入的有關壁壘,不斷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生態構建能力和要素匯聚能力。
吳揚表示,要鼓勵更多企業、研發機構、醫院等參與,推動完善各類新藥與醫療器械新技術研發、應用管理標準,加快打造藥品、醫療器械高端制造業增長極。同時,還將探索細胞和基因治療企業依托醫療機構,開展限制類細胞移植治療技術臨床應用的具體場景,精準對接臨床樣本與臨床資源,推動細胞移植技術應用轉化,打造前沿技術創新極。
吳揚提到,未來將推動簡化和放寬相關審批手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企業利用境內人類遺傳資源開展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之外的醫學研究。同時探索放寬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互聯網銷售限制,在可監管的前提下,打通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我們相信,《南沙意見》將為我們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很好的支撐,也將為我們推動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厚植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助力。我們將著力構建更優質的產業發展環境,衷心歡迎各界企業、各領域人才到南沙投資興業,共享大灣區建設機遇,共贏未來!”吳揚說。
國家發改委:盡快推動開展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方面研究相關政策落地大灣區
在3月22日下午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肖渭明稱:“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南沙意見》將進一步深化南沙與香港、澳門等經濟領域合作與制度銜接,推動更多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大灣區。”
他指出,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依托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建設,匯聚“域外法查明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粵港澳青創基地和平臺”等專業服務區塊,加強與港澳法律、金融、人才、財稅、青創、政務等服務資源整合,更好發揮港澳全球商貿網絡資源優勢,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國際產能合作信息、資源和渠道,同時,要加快提升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不斷深化,助力大灣區提升一體化水平。
在改善創新環境方面,肖渭明表示,要通過面向科研等應用場景開放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通和交易。在科研項目評審、經費支出、過程管理等方面,借鑒吸收港澳及國際管理制度等舉措,形成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在助推產業創新方面,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企業利用境內人類遺傳資源開展醫學研究。“盡管開展人體干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方面研究暫未放開,但現在的政策力度已經很大,希望能推動已有政策盡快落地。”
肖渭明表示,將通過多條舉措推動人才順暢流動。一是通過引入港澳等境外專業服務人才,研究建立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為港澳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工作執業、跨境流動、居住停留等支持政策。二是對于在南沙從業、已在港澳參保的港澳居民,免于在南沙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等,加速形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三是實行更大力度的國際高端人才引進政策,實施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措施,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科研工作站等載體建設,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入駐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