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九年前,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是我國批準成立的第二批自貿區之一,涵蓋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等3個片區。九年來,廣東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創新促發展,全力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從九年前的“蕉林綠野”向現代化新城蝶變,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建成全國改革創新“試驗田”、對外開放“新高地”。
橫琴新區片區
近日,國內首部專門規范短期個人經營的規范性文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經營備案管理辦法》正式出臺。這意味著個人經營者辦理備案后,無需辦理商事登記,即可獲得在合作區合法經營的資格。而4月初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管理辦法》,則通過更加開放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政策,依托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探索實現高水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九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開立自由貿易(FT)賬戶1.3萬個,辦理資金業務4.2萬億元;累計設立2.6萬家港澳資企業,實際利用港澳資508.9億美元。
跨境資金流動便利的小變化,背后是制度創新的大格局。九年來,合作區的“軟聯通”向縱深推進,“制度之異”正變為“制度之利”。前不久,粵澳兩地社保業務首度實現跨境一網通辦,與“粵澳社保一窗通”組成了線上線下互動、立體集成互通的粵澳社保服務體系。
2023年,在橫琴就業生活的澳門居民已增至11407人,橫琴已為超6萬名澳門居民提供跨境辦理醫保便利服務,對澳門居民住房按揭貸款余額超14億元。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
1個國際機場、6個港口碼頭、5個對外開放口岸……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貫通關、匯、稅鏈條,暢連大灣區港口資源,發揮海陸空聯運優勢,不斷探索新的外貿業態和模式,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作用凸顯。成立九年來,區內海關備案企業數量超1.13萬家,較設立之初增長5.5倍,創歷史新高。
九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聚焦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粵港澳合作、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突破瓶頸、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實現“從0到1”的制度創新、“從1到N”的輻射帶動,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要作用。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696項,在全國復制推廣43項,占全國(共167項)的25.7%;在全省復制推廣216項;發布制度創新案例301個,8個成為全國最佳實踐案例,占全國(共84個)的9.5%。
南沙新區片區
制度創新加速優勢要素匯聚,高質量發展動能顯著增強。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南沙自貿片區形成以汽車制造、重型裝備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為支柱的工業產業體系,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70%。2023年,南沙高企認定通過國家備案518家,比2022年增加了167家,同比增長了47.58%。
人才引育政策不斷、企業孵化碩果累累、產品出海勢頭強勁……九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由2015年的1047.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5799.5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3.9%。累計實際利用外資539億美元。帶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國內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2244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52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