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金融業有潛力走在世界前列
7月5日,2018前海合作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此次論壇開設了兩場平行論壇,涵蓋制度創新與融合、金融合作、科技及文化創新、青年發展等四個主題演講,來自政府、企業以及文化藝術、科技、媒體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討論,深入交換意見。
制度創新:企業可在前海與香港設立“雙總部”
在制度創新與融合主題演講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郭萬達,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兼任教授雷鼎鳴,微軟加速器CEO檀林,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副總編楊眉,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張志剛,日中經濟協會專務理事杉田定大等相繼作了主題演講。
郭萬達在演講中,闡述了制度創新中要素流動的制度安排情況。他認為,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安排,融合就非常難以進行,每一個金融中心如果只認自己,就很難發展。前海具有深港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特殊使命,前海能夠做要素流動的尖兵。他建議,前海可以與香港成為“雙總部”,吸引更多的內地企業到前海來,在香港設立同樣的總部,兩個總部間可以流動、資金能夠對接、移動能夠支付,包括小物流以及資金的使用方面可以得到支持,從而沿著“一帶一路”可以面向全球。
檀林認為,整個粵港澳合作,需要進一步融入一體,每一個創業者、數字游民,其實都是建立數字生產關系的一種新型的連接。微軟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從第一條曲線,通過創業加速,把它盡早的開啟第二曲線。檀林表示,2018年是行業上鏈的元年,所以微軟為傳統行業提升整個產業鏈閉環提供一套服務,無論是技術的賦能還是整個商業模式的梳理、還是整個運營模式的構建,均能提供8到12周的加速營,可以將加速營放到前海。因為區塊鏈最能落地的應用非常符合前海的特質,無論是從貿易金融、供應鏈協同、跨境支付等等,都是非常適合前海的發展。
楊眉認為,在所有的創新中,理論創新是靈魂,制度創新是基礎,科技創新是核心。以制度創新引領融合,以融合發展推動創新,將成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要動力源。 張志剛則認為,前海就是香港制度創新與融合的突破點。
據了解,目前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58項,全國首創或領先的共133項,源于前海的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16項;在全省復制推廣62項,在102項成果中占比60.8%;在全市復制推廣79項。形成了以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法治創新、人才管理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等七大板塊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前海模式。
金融合作:粵港澳金融業完全有潛力走在世界前列
在金融合作主題演講中,沄柏資本主席鮑毅、美國CMCP投資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萊特·凱根、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瑋、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委員黃善文、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席盧彩云、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任生俊等相繼作了主題演講。
厲偉呼吁,香港和澳門的企業家應該把我們的一些技術和產品,帶入到其他國家,相當于在那些國家做風險投資,讓中國的技術在當地開花結果。
任生俊認為,通過強化合作、優勢互補,背靠強大而充滿活力的中國經濟,粵港澳金融業完全有潛力走在世界前列。針對破解金融合作難題、補齊金融合作短板問題,任生俊建議,粵港澳應營造金融要素自由流動的有利環境。按照國家規劃,未來粵港澳合作的發展方向就是一個同呼吸、共命運、相互融合的有機生命體,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管不通、血液流動不暢,勢必缺乏活力。因此,從建設的長遠需要出發,建議積極營造有利環境,推進粵港澳區域內金融要素自由流動,著力打通金融血脈。
其次應提高粵港澳保險合作水平。在金融合作各領域中,與銀行、證券相比較,保險合作步伐偏慢,客觀上已成為金融合作的一個短板。同時也要看到,粵港澳保險基礎扎實、資源豐富、互補性強;廣東9個城市2017年保費收入合計達3706.2億元,全國占比超過10%,特別是深圳保險公司法人機構資產總額達4.1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在服務粵港澳合作過程中,保險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鮑毅認為,產與城、與資本金融、與跨國協同、與跨界產業共生當中,應找到最好的平衡點、最佳的配備。他建議,首先要回歸本位,共享共生。前海在便利化、創新、法制環境、職能環境、城市提升當中都有很好的基礎,因為前海有開放的氛圍和環境。其次金融和資本要支持產業。另外要跨國協同。
科技及文化創新:深港結合一起做文化創意
在科技及文化創新主題演講中,香港設計總會秘書長劉小康,A8音樂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曉松,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任景信,威馬汽車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沈暉,商湯科技集團創始人湯曉鷗,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伶,GE數字集團亞太區總裁兼首席商務官王春文等相繼作了主題演講。
劉曉松認為,深港兼具舊金山和洛杉磯的優勢,既有高科技又有文化創意,所以深港結合一起做文化創意、高科技具有非常大的機會和空間。文化創意就是文化的品牌,文化創意的鏈條首先是做好內容,其次是推廣品牌化。 越來越多的平臺、內容制作公司都意識到內容越來越重要。他希望A8和前海一起努力做“前海出品”的品牌,將網絡文學、影視、電競以IP為核心驅動力的產業聯動起來,借助香港文創資源,包括電影、電競。結合粵港澳合作的實踐,把“前海出品”做成網文影都,電競之核,為前海文化創意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劉小康認為,香港和深圳跟紐約、舊金山、東京等大灣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設計中心,他希望香港深圳成為亞洲設計雙城,兩個設計體量大的城市進行合作,能有不一樣的協同效應。
據了解,前海在深化深港產業合作方面,實施針對港人港企的“萬千百十”工程,堅持1/3以上土地面向港企出讓,目前累計面向港企出讓土地15宗,實際占比達47.4%。加快建設深港創新城,前海深港創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鎮投入使用。加大對包括港資企業在內的總部企業扶持力度,累計發放總部企業扶持資金1.47億元,扶持前海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項目104個、補貼金額7.31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92.19億元。
青年發展:提高人才國際化水平
在青年發展主題演講中,美國 Talroo公司董事長Bruce Ge,中國駐美大使館經濟參贊潘江,香港慧科資本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荔園有限公司主席邱達根,美國硅谷OURS創始人兼CEO譚章熹,臺灣金仁寶集團常務董事、臺灣三三青年會會長許介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姚祖輝等相繼作了主題演講。
邱達根認為,青年發展必須和科技掛鉤。他表示,從投資的情況來看,很多不同的團隊最近幾年選擇創業成為趨勢。過去幾年青年創業出現井噴式的發展,很多年輕人畢業以后,工作幾年就選擇創業,而且大部分是科技類的創業公司。
他認為,粵港澳合作解決青年發展問題,首先要解決讓青年人不再有生活成本過高的顧慮,其次要解決人才的集聚,通過粵港澳的合作,實現最頂尖的人才聚集在這個地方。再次就是解決基金問題,香港有很多投資,周期較短且大多投資后期,投資早期的資金偏低,香港的團隊融入到粵港澳,通過募集內地風投資金的關注,從源頭上給創業團隊更大的機會。
許介立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讓臺灣的青年一起參與,一起在廣大的市場上做一些研發。他希望未來臺灣跟大陸青年繼續保持更多的交流活動,共同邁向國際。
Bruce Ge表示,人才國際化是非常重要的升級步驟。他認為,中國的跨國企業將來一定要在人才國際化和美國、歐洲的公司拉平。像美國的谷歌公司到中國、歐洲都可以招聘到當地最優秀的人才。
譚章熹通過分享自己的事例,闡述了中國非常需要半導體技術,也需要自己的芯片,要擁抱開放式的架構,給予青年人更大的機會,讓青年人參與到開發中,通過龐大的市場,對整個生態鏈進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