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国产福利午夜九二网免费-国产福利午夜久久十八禁-国产福利小电影视福利在线-国产福利小视频-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粵港澳資訊>專家視角 > 正文內容

陳文玲:加快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級創新平臺和戰略高地

發布時間:2022年07月22日 文章來源:GBA灣區資訊站 作者: 點擊數: 字號: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演化之中,大國競爭博弈日趨激烈,世紀疫情影響深遠,俄烏沖突引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劇烈調整,如何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暴風驟雨中駕馭中國這艘巨輪破浪前行,從長遠看,決定勝負的將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和戰略競爭力,而其中的主戰場是科技創新創新能力的國際戰略博弈。主要國家把強化創新能力作為大國競爭博弈、塑造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選擇。為此,必須加快打造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的戰略性創新的高地,持續提升創新引領戰略能力,為統籌發展與安全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戰略高地,是國家賦予的特殊歷史使命。

一、充分認識粵港澳大灣區不斷積累的科技創新集成優勢,使存量資源與增量資源疊加形成戰略性創新能力和優勢

16 世紀以來的500年,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始終被西方發達國家主導。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先后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美國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原始創新和發明創造占全球80%以上,成為與美元、美軍三足鼎立支撐美國占據全球強國地位的戰略性基礎和稱霸世界的霸權能力。環顧世界,今天的創新型國家都是以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具有強大創新優勢的國家,既包括綜合國力大國,如七國集團(G7)國家等;也包括小而強的國家,如瑞士、以色列等。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體,制造業產能排在世界第一位的國家,中國正在走向創新型國家,但與創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國家相比,戰略性、原創性、基礎性創新能力薄弱,仍是中國在所有經濟、科技領域中的最大短板。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中國創提升創創新能力的排頭兵,粵港澳大灣區已經積淀了有效存量優勢,有條件、有可能、有基礎、有必要實現創新發展的新突破。對比世界上其他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建設模式,開創了世界區域經濟發展史上未有之先例。如果能通過標準和規則對接實現一體化發展,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后發優勢。假以時日,無論是人口規模、制造業規模、GDP規模還是創新能力,粵港澳大灣區都有機會超過東京灣、紐約灣、舊金山灣等世界主要灣區。

第一,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的歷史使命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明確要求,強調要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相比于京津冀和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與經濟等要素高度集聚在約為1萬平方公里的建成區,人口密度接近東京灣區,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且空間高度連綿,跨界地區功能高度融合,已超過東京灣成為亞洲最大城市連綿體。國家支持在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布局建設了散裂中子源、驅動嬗變裝置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廣州中新知識城等一批重大創新合作平臺,促進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不斷提升能級。

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和魅力所在,科技創新力量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國際格局深刻變化、演化和調整中,粵港澳大灣區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被賦予了粵港澳大灣建設世界第一科技走廊的光榮使命,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從而創造超越美國和日本灣區發展的綜合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已經納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行列,其目標是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中國2021年科技創新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躋身全球科技創新集群前10位。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是科技創新中心具有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集聚區。在珠江東岸地區,依托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等重點創新平臺,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成為大灣區產業創新的主軸。珠江西岸的廣州、佛山和珠江東岸的深圳、東莞,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高質量創新發展重要區域。在珠江西岸地區,依托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珠海西部生態新區、佛山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范區、中山翠亨新區、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肇慶新區等重點創新平臺建設,正在打造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引領帶動粵西地區創新發展。

第二,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教育資源和人才優勢

從全球四大灣區比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人才成長勢頭處于領先態勢。在灣區內,聚集了5所世界100強的大學,多于其他灣區。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粵港澳大灣區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達1187.81萬,占6797.49萬常住人口的17.47%。按照8%的高等教育人口增長率,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人口將達到 1883.6萬人。對比國內主要區域中心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引進數量上已有一定優勢,大灣區陸續頒布了《廣東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干政策》《關于推動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諸多高質量人才引進政策,提升了制度供給優勢。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大灣區的重要學術研究中心,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和國際慣例接軌的優勢。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政治和科技文化中心,擁有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等眾多大學和科研院所。深圳特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中心,除了深圳大學之外,還引進了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香港相關大學的研究院,創辦了南方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并且和中科院合作籌建深圳理工大學和深圳海洋大學。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技術、資本、信息等創新資源,大灣區不像其他灣區的“單核”發展模式,而是以深圳、香港和廣州三城為聯動核心,生產要素在城市間快速流動的多層級城市群,從而實現了豐富的資源聯動。其中人才的儲備和供應更是聯動的關鍵所在,大灣區一方面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精準引進計劃,另一方面優化人才要素跨境跨區域政策。全面實施大灣區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珠三角九市累計發放個稅補貼23.9億元,引進近9000名境外創新人才。2021年在穗全職院士人數64人,近200位院士、40余位港澳科學家集聚廣東開展研發,大灣區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根據中國科學技術部發布的 《中國火炬統計年鑒2020》,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共擁有年末從業人員707.73萬人,大專以上從業人員占總人員的42.19%,留學歸國人員比率 0.3670%,人才質量結構不斷優化。

以深圳特區和廣州市為代表,吸引了全國大批優秀人才聚集,大量留學生加速回國,相當部分聚集在粵港澳大灣區。據《2020年深圳人才競爭力報告》,2019年深圳引進各類人才28.75萬人,引進人オ數量逐年穩步上升,在深圳有省創新科研團隊38個,連續十年居于全省地級市第一;制造業的人才總量超過104萬,占全市總量的比重超過40%。目前深圳各類人才總量達548萬余人,深圳科技大軍人數超過200萬人,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近1.6萬人,全職院士超過50人,留學回國人員超過14萬人。東莞人才總量達到258.4萬人,人才總量占全市人口比重的24.6%;高層次人才總量18.3萬人,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各類人才平臺1523個,通過機構集聚基礎研究人才近萬人;廣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擁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3個,省級大學科技園5個。

第三,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產業鏈集成創新的韌性和彈性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加快重塑全球經濟版圖,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形成產業厚度和寬度,沉淀了大量的中小企業集群,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的任性和彈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關于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互融合、互補互促的產業集群發展的布局,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廣東作為主體省份的戰略性產業集群,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支撐,成為積極參與世界經濟分工合作與競爭博弈的重要力量。強大的制造配套能力是粵港澳大灣區相比其他三個灣區的優勢之一,目前,廣東已形成7個產值超萬億的產業集群,其中,5G產業和數字經濟規模排在全國第一位;建設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政策初步落地;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無人機、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績。2021年,在工信部確定的全國兩批高規格2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廣東省珠三角地區占了6個,包括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電池材料集群、東莞市智能移動終端集群、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集群、廣深佛莞智能裝備集群、深廣高端醫療器械集群。

2021年發布的信息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的500家優勢創新機構中,有122家屬于各類制造業,《財富》2021年的世界500強榜單中有25家領頭羊上榜,第一位是中國平安,其次是華為,其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2021年名次上漲至榜單第16位。從城市分布來看,今年9家上榜企業總部位于香港,數量最多;其次是深圳(8家)、廣州(5家)、佛山(2家)、珠海(1家),代表了大灣區的產業創新實力。在2021年廣東新開工的重點建設項目中,包括新型基礎設施、重大發展平臺、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新材料產業工程等領域的建設,都鞏固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已在創新基礎好的區域打造了一批核心戰略平臺,粵港澳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發展取得了新進展。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珠三角九市,已經形成了從研發到制造、再到應用的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體系。2021年廣東工業增加值突破4.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9.9%;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強度約為全國工業能耗強度的一半,能源利用效率居全國前列。廣東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310家;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8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29家。2021年,廣東省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49069.97億元,同比增長8.3%,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約為40%;“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43262.03億元,占全省GDP比重34.8%。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城市集中趨勢明顯,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數字創意產業分別有 86.5%、81.8%、87%、89.2% 的企業分布在廣州市和深圳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集中在深圳市,新能源、數字創意集中在廣州市,廣州市、深圳市還集中了大灣區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深圳形成了十幾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東莞、佛山、中山以專業鎮方式推動經濟發展,以特色產業為支撐,組成了多維立體的產業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上,除廣州粵芯半導體項目二期將進行投產外,新開工建設的26個項目中,有18個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動通信、新型顯示面板等產業。

第四,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經濟規模優勢和支撐創新的財力

展望未來,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財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推動世界創新高地從美國硅谷向深圳特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轉移。2021年7月1日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提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目標,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和集聚效應顯著增強。粵港澳大灣區2021年研發費用支出約占GDP的3.14%,投入超過3800億元;發明專利有效量、PCTGUOJI 專利申請量等重要創新指標居全國首位;全省研發人員超過11萬人,在粵外國人才約占全國1/5。深圳華為公司一家企業的研發經費就達到1400億元,騰訊公司達到389.72億元,兩家公司的研發總和超過了1789.72億元。2021年,大灣區內珠三角9個城市的研發支出預計超過36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3.7%。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全年GDP約為12.63萬億元,其中,內地珠三角9個城市GDP總量為100585.72億元,名義增長了7.9%,這是珠三角9市首次邁上10萬億新臺階。若加上香港、澳門,粵港大灣區的GDP總量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中,有5個萬億GDP城市,其中深圳超過3萬億元,香港、廣州超過2萬億元,佛山、東莞突破萬億。2021年,深圳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已達41341.32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工業第一大市”,廣州、佛山、東莞和惠州成為4個萬億工業產值的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了城市互補、產業協同、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邁入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后,中山、珠海、惠州等城市也在加速追趕,粵港澳大灣區未來還有更多城市會邁入萬億GDP城市。新興產業較多分布在廣州市和深圳市,

第五,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創新基礎和國家特殊政策優勢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大灣區“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創走廊成為僅次于東京-橫濱之后排名全球第二的科創走廊。數據顯示,目前,廣東已初步構建了以10家省實驗室、3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30家省重點實驗室、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4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這個體系包括由省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組成的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推動廣東原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

圖1:廣東省形成區域綜合創新能力的超越

?

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實現全國“五連冠”,科技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大灣區內珠三角9個城市的研發支出,預計超過3600億元人民幣,研發投入強度預計3.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7萬家,專利授權量預計達到7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預計超過10萬件。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重要的創新指標位居全國首位;全省研發人員超過110萬人;在粵外國人才約占全國的1/5。粵港澳大灣區近五年PCT專利公開總量約12.20萬件,僅次于東京灣區,是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的2.88倍和3.40倍。粵港澳大灣區PCT專利年復合增長率超15%,居四大灣區之首。從PCT專利影響力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比值為0.42,東京灣區比值為0.92,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比值分別為1.53和1.34。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公開量約36.59萬件,為東京灣區的2.39倍,舊金山灣區的5.73倍,紐約灣區的7.85倍。粵港澳大灣區2016-2020年發明專利公開量達149.84萬件,也遠超其他三大灣區,年復合增長率達17.23%。根據近五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公開數據,在國內排名前10位的IPC行業分別為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H04L(數字信息傳輸)、H04W(無線通信網絡)、H04N(圖像通信)、G06Q(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G06K(數據識別;數據表示;記錄載體;記錄載體的處理)、A61K(醫用、牙科用或梳妝用的配制品)、H04M(電話通信)、F24F(空氣調節;空氣增濕;通風;空氣流作為屏蔽的應用)、H01L(半導體器件)。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已經啟動,將聚焦“數網”“數紐”“數鏈”“數腦”和“數盾”五大關鍵子體系,系統謀劃推動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集約化和服務化創新,打造輻射華南乃至全國的實時性算力中心。到“十四五”期末,建成“綠色集約、統籌調度、數據融通、創新應用、安全可靠”的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總體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和北京、上海作為我國三大國際科創中心,三者各具特色,創新能力均已排名全球前十位。國家支持在大灣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布局建設有散裂中子源、驅動嬗變裝置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廣州中新知識城等一批重大創新合作平臺,促進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推動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不斷提升能級。國家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型顯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第三代半導體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打造國際技術轉移樞紐,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國家支持香港和澳門科技力量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港澳科技力量進一步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支持港澳科技發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7個基礎前沿類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向港澳開放;4家香港高校在內地的分支機構成為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的試點單位,可獨立申請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國家支持香港建設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香港伙伴基地、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一批創新平臺。支持澳門建設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地區“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研和國際合作平臺。

二、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為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1 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創新排名第 12 位;而同時進入創新排名和經濟總量排名前 20 位的國家有 10 個,依次為瑞士、美國、英國、韓國、荷蘭、德國、法國、中國、日本、加拿大。盡管我國的排位在快速提升,但距離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的科技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粵港澳大灣區經過多年的創造積累,在中國具備領先優勢,但還沒有達到科技創新的高級階段,主要的薄弱環節是:基礎科學原創性成果尚沒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距離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還有很大的差距;龍頭企業高技術引領作用還不夠強,大多數產業和企業國際競爭優勢不具有壓倒性優勢;還沒有成為世界公認的創新高地,科技、教育和人才制度亟需進一步改革;在國際分工復雜的產業鏈供應鏈中,存在被卡脖子的技術、關鍵零部件、新材料、新工藝。2019年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明確了近期到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根據《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將通過兩個階段的目標要求實現五大戰略定位,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五是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五大戰略定位的核心是,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未來中國在全球競爭當中創新的載體和平臺,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國際創新樞紐,可以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筆者認為,要實現上述目標其主要路徑是:

第一,加快建設國家科學中心與科技創新中心

日本科學史學者湯淺光朝于1962年提出,如果某國能夠載入史冊的頂級科學成果在某個時期超過同期全世界同級科學成果的25%,就可認為該國在這個時段是世界科學中心。他認為過去500多年形成過五個世界科學中心,依次是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平均持續時間約80年。湯淺發現,美國從1920年開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預測2000年前后世界科學中心應該從美國轉到其他國家了,他當時認為蘇聯應該成為下一個世界科學中心。蘇聯于1991年解體后,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些學者從1980年代開始就預測,世界科學中心今后可能從美國轉移到中國。但是,世界科學中心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需要一流科研團隊從應該國家轉移到下一個國家,前沿科研團隊、優勢學科和大批領軍人才在這個國家產生集聚優勢,中國還遠沒有達到,需要抓緊培育可以走在全國前列的高地。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以及“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三個篇章都布局了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布局。大灣區被賦予重要角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和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的橋梁,成為全國綠色轉型標桿、探尋供應鏈協調發展的領先模式、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國家科學中心,應該是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必須圍繞國家戰略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落實國家規劃部署。以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大灣區科技創新長廊為主平臺,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陣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建設全球人才高地。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確立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整體創新戰略中的創新地位,基本形成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高校院所以及科技領軍企業為主體的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化布局。

未來15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是打造占據世界第一的科技走廊,成為在世界灣區科技競爭中的翹楚。每年GDP需要增加6%以上,2025年前每年增加1萬億人民幣左右;2025年后每年GDP增加8%以上,每年GDP增加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科技產業增加值要占據60%以上份額。為此,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在2025年前每年都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爭取2025年達到11638萬億人民幣研發投入,2026年以后超越美國舊金山大灣區的科技研發投入,在科技競爭中達到世界第一科技走廊的主要指標。到2035年,實現大灣區整體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創新生態環境、影響力輻射力全球領先。這就需要構建和強化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各重大創新領域優勢科技力量,推動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促進各類創新主體緊密合作、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提升體系化能力和重點突破能力,支撐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迭代升級。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進入加速創新、迭代、融合、融通的新時代,思維范式、研究范式、科技創新范式和成果轉化范式加速變革,跨學科研究和交叉更加緊密、產業變革深度拓展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深度嵌套。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成為重大科技創新的原創性貢獻的基地。

?

圖2: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布局

?

以深圳、廣州、東莞為主陣地,以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南沙科學城等為主要承載區,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推動光明科學城等圍繞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三大領域,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推動松山湖科學城聚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建設世界一流生態科學城;支持廣州南沙科學城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點前沿科學領域,開展面向未來的基礎研究,聚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方向,前瞻布局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搭建跨界融合技術平臺,加強未來產業所依托技術和知識源頭供給。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區等高端要素集聚平臺作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前沿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重要載體。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在半導體行業、5G、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著力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瞄準科技前沿加強基礎研究,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優化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格局,優化提升實驗室體系。建設一流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構筑國家重大創新動力源,加快打造原始創新技術的“策源地”。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推動一批重大攻關成果示范應用,加強國際科技合作,發揮科研院所轉制企業作用,提升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服務能力,有效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更好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持續大力支持量子科學、腦科學、納米科學、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合成生物學、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重點領域。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頂級科技家和獎項獲獎人數、在核心領域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引領性原創性研究發現等位于全國前列。

第二,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高端或頂端的高精尖產業

粵港澳大灣區應加速培育具有高成長、高潛力、高技術含量的未來產業,培育位于世界中高端、高端或頂端的高精尖產業,培育增加值占比處于全國前列的重大產業。緊緊跟蹤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趨勢,聚焦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搶占未來產業發展技術制高點,圍繞人工智能、區塊鏈、智能傳感、衛星互聯網、空天科技、太赫茲、信息光子、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碳達峰碳中和)、天然氣水合物、氫能、材料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等13大領域實施研發專項,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應按照粵港澳大灣區十四五規劃要求,精準布局未來產業,重點聚焦類腦智能、量子計算、6G、未來網絡、無人技術、超材料和二維材料、基因與干細胞等前沿科技領域,進行產業培育與技術突破。推進先進通信網絡領域豐富5G技術應用,強化“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開展衛星互聯網芯片、核心器件和整機研制,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潛在關鍵技術。以先進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等應用技術為驅動,大力發展虛擬現實等融合創新技術,攻關一批底層核心技術,支撐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在粵港澳大灣區提升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鼓勵北斗與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創新,突破關鍵引領技術,推動“北斗+”“+北斗”集成應用,帶動北斗產業應用發展。

以先進算力、數字化等應用平臺為支撐,以人工智能領域以智能芯片、開源框架等核心技術突破為切入點,開展超大規模智能模型、算力與智算平臺建設,為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應用提供創新支撐。提供適配各種場景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推動融合技術創新,培育產業應用互聯網領域突破數字孿生、邊緣計算、人工智能、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標識解析、低功耗分布式傳感等技術,夯實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的工業互聯網技術自主供給能力;研發一批行業專用工業APP、知識圖譜等,加速工業互聯網系統解決方案迭代優化。研究探索虛擬現實領域的近眼顯示光學系統、多元感知互動、實時位置感知融合、多維交互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虛擬現實聯調測試驗證等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 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完善科技創新體制。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要攻克卡脖子技術,形成更加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充分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集群優勢,依托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密集優勢和一些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總體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推動制造業從加工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再制造等環節延伸。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發展,以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裝備和智能成套裝備為重點,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統集成能力、智能裝備開發能力和關鍵部件研發生產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業。把裝備制造、汽車、石化、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做強做精,建設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佛山深入開展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

?

圖3: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優勢

?

在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圍繞信息消費、新型健康技術、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服務業、高性能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及其關鍵環節,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重點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形成以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

第三,支持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頭部企業做強做大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打造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或頭部企業,將科技領軍企業作為重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重中之重,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鼓勵支持國有、民營企業構建科技領軍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產學研合作推進重點項目協同和研發活動一體化,針對高端制造、信息產業中的薄弱環節開展聯合攻關。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經濟總量中約有60%來自港口海灣地帶及其直接腹地。其中,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是國際公認的世界三大灣區。在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上榜企業中,有40家來自東京灣區,12家來自舊金山灣區,22家來自紐約灣區,25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共計99家上榜企業,營業收入占世界500強公司的20%,利潤占比卻達到35%。粵港澳大灣區上榜企業數量首次超越紐約灣區,但創造利潤和原始創新能力與其他灣區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2017年的上榜16家企業至今悉數在榜,其中13家企業排名有所上升,1家企業排名維持不變;排名上升50位的企業有10家,騰訊控股、恒大集團、碧桂園升幅超過200名,進入了世界500強。

建設世界級大灣區,需要世界級頭部企業。應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頭部企業的帶動力、創造力、競爭力和整合產業鏈供應鏈的能力,對進入500強企業進一步賦能,同時繼續培育一大批占據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高端的跨國公司,強化頭部企業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獲得增值價值的拓展能力。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以華為、騰訊、廣汽、格力等各領域“科創突圍尖兵”為引領,加速形成“科研尖峰+技術轉化”的科創生態、“巨頭擎引+硬件創新”的產業生態、“平臺驅動+創業孵化”的數字生態。鼓勵像華為、中興通訊、大疆、比亞迪、騰訊等科技領軍企業積極主導或者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支持科技領軍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聯合實驗室、新型共性技術平臺等,解決跨行業、跨領域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引導科技領軍企業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促進大中小企業實現融通發展。科技與產業加速融合,科研、生產、市場轉化過程一體化現象明顯,數字經濟強勢崛起。培育高精尖產業新動能,著力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

高科技頭部企業學習華為等先進經驗,構建“市場+技術創新+富有正向激勵的分配”的現代管理制度,激發創新活力。加強風險投資發展,推進成果有效轉化。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5G技術發展載全國乃至全球處于領先水平的優勢,發揮華為、中興、騰訊、小米、大疆、比亞迪等龍頭企業作用,提前部署6G技術研發應用,提高大灣區工業領域數字化薯片,將5G、6G技術與工業PON(無光源網絡)、移動邊緣計算技術相結合,拓展工業互聯網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第四,鍛造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冠軍企業

我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2021年11月,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和《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從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信貸支持、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等10個方面列出了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31項任務“清單”。從落實落細財稅扶持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助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人才隊伍素質等11個方面提出34條精準支持措施。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2022年全國兩會,“專精特新”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批準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從資金導向上支持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打開新的成長空間。2022年,我國計劃在原有基礎上,再培育3000家左右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帶動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現在的4萬多家增長到5萬家左右。在“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安排獎補資金,分三批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將建立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創新性企業梯次:一是創新型中小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二是專精特新企業,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擁有各自的“獨門絕技”其專注于產業鏈上某個環節,在產業鏈上具備一定的話語權。三是專精特新“小巨人”是“專精特新”企業中的領軍者,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四是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

據統計,目前全國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研發人員占比基本達到25%,平均研發強度超過7%,是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研發強度的近5倍。“小巨人”企業平均專利數超過50項,共設立國家級研發中心312家,院士工作站500余個,省級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研究院近5000個,體現出較強的創新驅動發展特征。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目前,廣東共產生42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位居全國各省份第二名,僅次于浙江的470家。廣東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九市共擁有40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42家為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存量超過5.3萬家,繼續領跑全國,形成了強大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備軍團。截至2021年8月,廣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達7000多件,穩居全國第一。廣東明確提出,力爭未來五年推動3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登陸滬深交易所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等。一大批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優到強,華為、騰訊、大疆、格力等企業都經歷了從小企業發展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或者頭部企業的歷程,區域內“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龐大,且整體質量優異。

加快在粵港澳大灣區鍛造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冠軍企業,是產業鏈高級化的必然選擇。一是要培育處于產業鏈塔尖上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銜接產業鏈鏈斷點,增強產業鏈韌性、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支持那些長期專注于基礎零部件、基礎裝備、關鍵材料等細分產品市場的企業,發揮大國工匠精神,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爭取在特定細分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比重超過70%,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產品質量精良,單項產品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二是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終端產品制造商和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應商之間,形成相互支撐、相互鏈接、長期相對穩定的產業鏈上下游嵌套關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鏈完整性、配套性與不可或缺性,有為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的能力。三是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使大量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特征的中小企業,成為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工業軟件、產業技術基礎“五基”領域“補短板”“填空白”的企業。四是鼓勵支持量大面廣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通過這些企業持續的技術、品牌和模式等創新能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技術創新重要主體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密集,已經形成產業鏈供應鏈集聚和產業配套能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全球比較、與中國亟需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比較,與國家規劃目標比較,還有相當大差距。必須加大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發現并推廣專注于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等特征,把創新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企業上,把做大做強具有創新能力都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建立“專精特新”企業上市融資的綠色通道,使符合條件的企業快速對接資本,讓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享受中小企業創新成長紅利。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隱形冠軍”企業,就是要鼓勵創新,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把企業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有望為國家解決一批制造業細分領域內的“卡脖子”難題。對于在一些領域出現的卡脖子問題,要優先從資本上給予支持,推動具有“冠軍企業”創新能力都,進一步掌握技術上的絕對領先優勢,在國際競爭當中占據主導性,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的高精尖產業集群。

第五,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集群

根據OECD BTDIXE雙邊貿易數據測算,在全球制造業進出口中,中間品占80%左右。一個國家的貿易能力使其制造貿易品的能力,這反映了我國制造業結構的重大變化,由于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基地和中心,我國制造業產生的貿易已經以中間品貿易為主,即在我國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供應鏈集群發展的態勢。“以創新鏈引領產業鏈,以產業鏈支撐創新鏈”,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10月2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大會上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要求。強化廣東作為制造業大省的創新引領作用,就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服務鏈、價值鏈五鏈同步發展,特別是強化創新鏈作用,構建制造業的創新生態,建立與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創新鏈。聚焦構建更高水平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金融產業深度結合,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切實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深化跨行業跨領域跨企業專業化整合,積極打造現代產業鏈處于“鏈長”位置的龍頭企業,促進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鏈集群,系統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具體包括:重點推動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農業與食品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與增材制造、數字創意、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面臨重大挑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都會發生深刻調整,要素流動受到諸多限制,主要發達國家推動制造業格局更加注重安全可控,產業鏈趨向區域化、本土化、友岸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新興發展中國家也在加速布局產業鏈的優勢環節。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競爭優勢逐漸減弱,新的產業鏈競爭力尚未形成,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受到挑戰。特別是在世紀疫情中,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和擴散,各國采取的嚴格措施阻礙了要素流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遇嚴重沖擊,加之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采取各種手段遏制打壓中國,力圖重構去中國化的產業鏈供應鏈,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面臨挑戰。當前我國一些制造業產業鏈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加工組裝環節和中低端制造領域,在上游的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設備、主要軟件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核心技術層面多個領域存在“卡脖子”風險。粵港澳大灣區頭部企業中興、華為、大疆等的遭遇,暴露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短板問題仍然突出。目前我國80%的研發設計軟件、60%的生產控制軟件被國外品牌占領,在高端裝備制造的設計軟件市場超過90%的份額被歐美軟件公司的產品占領。一旦工業軟件遭到“斷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將無從談起,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也將面臨重大威脅。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集群,形成整體、系統、原石、集成創新能力,意識越高,大灣區提升整體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中國大國競爭博弈能力的必然選擇。

在粵港灣大灣區實施一系列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集群的高級化、現代化、網絡化、協同化發展,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集群形成頭部企業集聚高地,創新鏈核心環節的戰略高地。促進產業鏈向廣度深度厚度和高度延伸,占據價值鏈高端攀,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集群的整體創新能力。在制造業領域優勢產業“優鏈、強鏈”,在國際分工復雜的產業鏈供應鏈鏈接中,形成自主可控的體系;在新興產業“補鏈、固鏈”,搶占世界制造業的制高點,率先形成以我為主的產業鏈供應鏈;在未來產業“建鏈、拓鏈”,提前謀劃并構建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產業鏈供應鏈。加快形成世界領先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集群。同時,更深度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形成暢通的國際大循環,在以暢通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支撐下,保障供給與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提供強大支撐。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能力,形成相互協同、彼此聯動、互利共生的產業鏈供應鏈集成體系,解決產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對接不暢、創新鏈對產業鏈升級的支撐不足的問題。形成上下游企業之間更加緊密、更具粘性的鏈接關系。

第六,建設具有全球比較的制度優勢的人才創新高地

粵港澳大灣區應加快一要實施戰略人才鍛造工程,壯大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粵港澳大灣區已經積淀了創新資源的存量優勢,應把重點放在著力構建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上,放在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上,放在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上,放在培育支撐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卓越工程師隊伍上,以更高的起點、更新的高度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隊伍脊梁。優化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配套支持政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治理結構和組織體系。依托國家級創新基地、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以“大科學裝置+大科學任務+大科學領軍人才+大科學創新機制”等形式,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開展科研工作。實施“高聚工程”等人才計劃,面向全球引進和使用各類人才資源,引進首席研究員(PI)、高級算法工程師和平臺架構師等核心技術人才。在推動人才、技術、資本和數據等創新要素流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為創新創造提供制度供給優勢,盡快使大灣區成為全球創新網絡重要節點。

集聚國際頂尖創新資源,吸引一流國際化人才。重視基礎研究,就必須培育和發掘具有基礎研究能力的人才隊伍,基礎研究決定了它在原創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水平,而具有研原創能力的人才隊伍,則決定了能誕生多少原始創新成果,當“原始創新”不斷滾雪球般發展壯大,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才會隨之形成規模效應。要鼓勵原始創新,就必須突出評價科研成果的質量和原創價值,對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和產業人才,優化職稱評審機制。創新科研管理制度,釋放研發活力。打破傳統僵化的科研管理制度,試行職務發明實行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辦法,探索實施科技創新“包干制”改革,改革滯后的科研院所人事、財務制度,科技企業實施員工持股,落實知識產權保護,釋放活力。支持科研事業單位探索試行更靈活的薪酬制度,探索具有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發現和培育機制。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科技創新長廊和幾大科學城,圍繞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開展國際聯合研究項目,集聚國際知名科學家和團隊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資源吸附力的創新綜合體。

以提高中國總體創新能力都長遠眼光,在粵港澳大灣區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形成國家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中的基礎性力量。堅持實踐標準,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擔綱領銜者中、在處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頭部企業領軍者中、在解決中國“卡脖子”技術與科研者中,發現和培養具有深厚科學素養、具有前瞻性儲備性的戰略科學家,以及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的戰略科學家。培育“帥才型科學家”戰略科學家,以更大的政策力度使那些推動科技創新與高技術產業跨越發展的“領路人”脫穎而出。建立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探索“創新+創業”、“科技+資本”、“戰略+科學”等新范式,探索和完善戰略科學家培養方式和實現路徑。

粵港澳大灣區應充分利用好港澳創新能力和人才優勢,通過相關制度銜接,推動港澳科技研發優勢和內地產業化應用優勢充分對接,推動三地科技資源的融合和整合,將港澳科技力量納入國家整體科技創新體系中來。推動三地科技深入合作,要打破資金、人才、設備、樣本材料、信息、技術等科研要素的跨境流動限制,推動三地科研資源的對接、匹配和整合,共同形成綜合、系統、集成的科研生態和創新體系。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信息共享平臺,打通大灣區科技信息互通的通道,推動科技創新資源與信息的開放共享。支持粵港澳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建立專用科研網絡,實現科學研究數據跨境使用。

第七,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

根據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到 2025 年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成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源。

一是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 10%,R&D/GDP 達 3.5%左右;每萬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 90 人/年;二是在若干重要科學前沿、顛覆性技術領域形成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在“卡脖子”技術、關鍵零部件及裝備方面形成系列重要突破;三是涌現出一批世界級創新型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四是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達 1.8%;五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3%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加便捷高效,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5000億元。到2035 年,形成高效成熟的國際化區域創新體系,主要創新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廣東成為引領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力量。廣東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部署,核心要義是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生態。

在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國家隊+地方隊+企業隊”的創新體系。創造條件爭取更多國家隊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分支機構,與省隊、市隊合作融合,形成以基礎研究、尖端技術、原始創新為主導的研究基礎。建設一批一流的科研院所、大學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大長期持續投入,集中力量在基礎應用研究及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突出質量貢獻績效導向的科技評價體系。以高質量創新、創新成果產業轉化、創造原創性能力機制為導向,根據不同學科、研究領域以及創新鏈不同環節,分別設置合理的評價指標,構建科技創新分類評價體系。加強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科技生態體系的“融合”,與外資企業創新鏈“咬合”,與本土頭部企業創新能力配套“結合”,在全球產業鏈深度變化的基礎上,加強構建跨境創新網絡。

不斷推進原創性改革,提供優質制度供給。以提升科研組織化、體系化能力為突破口,打破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行政隸屬限制,鼓勵圍繞重點領域協同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支持科技領軍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科技服務融合發展。深化“開放、流動、聯合、競爭”機制建設,提升大灣區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能力、國際學術影響力、學科發展帶動力、國家需求和社會發展支撐力,打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升級版”,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實施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計劃和粵港聯合創新資助計劃,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創新聯盟。實行科研項目分類管理,加大對科研人員的績效獎勵力度,形成青年創業創新交流機制。允許科研人員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取酬。

?

圖4: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中心建設重點

?

在粵港澳大灣區應該率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2022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指出:“規范培育數據交易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穩妥探索開展數據資產化服務。”“完善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建立健全高效的公共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支持打造公共數據基礎支撐平臺,推進公共數據歸集整合、有序流通和共享。探索完善公共數據共享、開放、運營服務、安全保障的管理體制。”“發揮領軍企業和行業組織作用,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采集標準化。深入推進人工智能社會實驗,開展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應積極探索建立流通技術規則。聚焦數據采集、開放、流通、使用、開發、保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建設,推動部分領域數據采集標準化,分級分類、分步有序推動部分領域數據流通應用,探索“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交易范式,實現數據使用“可控可計量”,推動完善數據分級分類安全保護制度,探索制定大數據分析和交易禁止清單。釋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新動能,提升創新鏈、延伸產業鏈、融通供應鏈,深度支撐具有灣區辨識度、特色性強高精尖產業體系建設。

?

參考文獻和材料:

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系列講話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2月18日發布

3.《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2021年10月14日發布

4.《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2021年4月25日發布

5.陳文玲,“塑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的集成優勢”,《21世紀經濟報道》,2021年11月9日

6.陳文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創新樞紐 為科技強國提供重大戰略支撐”,《中國科技產業》2022年第一期

7.陳文玲,“創新金融助力改革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承擔著歷史使命”,金融界網站,2019年6月24日

8.陳文玲,“突破壁壘 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創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2020年7月8日

9.陳文玲,“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重大機遇與建議”,《全球化》2015年第12期

10.陳文玲、王飛、王檢貴,“新形勢下充分發揮香港優勢的思路與對策”,CNKI:JJGA.0.2009-11-002

陳文玲: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深圳公管學院特聘教授、改革創新干部學院聯席院長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桃色 | 国产av麻豆mag剧集|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8| 2025国精产品一二二线精华液| 91看成免人成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人妻少妇av中|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 一区二区久久久久草草| 天美传媒MV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片| 国产精品麻豆A啊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网站|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青椒在线| 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免费大黄网站| 亚洲mv大片免费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 国产久爱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a伦理 电影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伊人成综合网|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五月天国产亚洲av麻豆| 果冻传媒一二三产品| 超清不卡久久综合| 国产午夜片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饯| 一本色道av久久精品网站|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国精产品6666|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 亚洲红杏社区| 人妻αⅴ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久| 亚洲无码av专区|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