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全方位開放的“引領版”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關于對外開放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指明了實踐路徑,“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實景圖。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豐碩成果,成為深受各方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行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我國把共建“一帶一路”作為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管總規劃,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是國家重點工程,接卸來自世界各地的LNG船,其中70%為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船只。圖為2023年8月13日,塞浦路斯籍“利特克”輪靠泊在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碼頭。新華社發 許叢軍/攝
促進沿海與內陸協調開放。共建“一帶一路”作為開放發展的重大舉措,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有機結合,提升了開放的整體性、協同性。10年來,中西部地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從開放的“后衛”變成“前鋒”。2013—2022年,中西部地區外貿占全國比重從13.5%提升至19.2%,對外投資占比從7.8%提升至14.7%。
優化傳統與新興市場布局。共建“一帶一路”助力我國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開拓新興市場,增進了與金磚國家、東盟、中東歐、非洲、拉美等合作,優化了全球市場布局。2022年,中國對東盟貿易額占我國外貿比重達到15.5%,東盟地區連續三年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推動制度型開放。過去我國主要是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現在更多轉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我們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在此基礎上,加快全面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先行先試工作。10年來,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由190項縮減到27項,制造業條目已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