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積極參與亞太供應鏈開放與合作
新華社深圳11月16日電(記者王豐)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在菲律賓投資設廠完成產品組裝,然后出口歐洲市場,深圳市冠淶電子有限公司的“中國供應鏈+海外組裝”模式讓企業受益。
“原材料憑借深圳海關簽發的RCEP證書可享受相應的關稅減免,而產品又享受菲律賓當地原產資格,出口歐洲的關稅又低于國內。”冠淶電子運營總監王明勇說,憑借較高科技含量和成本優勢,公司生產的耳機、音響等產品持續熱銷,不僅帶動了國內上游供應鏈企業的出口,也帶動了菲律賓當地居民就業增收。
冠淶電子只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亞太供應鏈開放與合作的縮影。
今年7月,“2023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上,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聯合倡議發布,大灣區-東盟國際商會聯盟、中國-東盟智庫合作伙伴成立,7組經濟合作項目集中簽約,涉及金額超120億元人民幣。
“我們與新加坡商會、泰華進出口商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大灣區的數字經貿系統會在當地設立選品中心,幫助他們提升電商網絡營銷的能力。”大灣區進出口商會執行會長鄒舒寄介紹說。
9月21日,中國(深圳 香港)-東盟(吉隆坡)新興產業對接會在吉隆坡舉辦。深圳、香港與東盟地區的企業、機構代表簽署了22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涉及新能源汽車、電化學儲能材料、智慧城市及數字經濟、醫療器械等領域。
“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大小經濟體有著廣泛和多方位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大灣區與東盟國家在地理位置、歷史傳承、產業分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礎。”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說。
近年來,中國通過暢通國內國際大循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貿區等機制建設,持續鞏固優勢,穩定亞太地區供應鏈,而粵港澳大灣區是重要參與區域。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介紹說,廣東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五年年均增長8.4%,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五年年均增長5.3%,中歐班列在全省設立8個運營站點、開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7個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2022年實現產值38.7億美元,帶動貨物出口8.5億美元。
作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協定,RCEP已對中國、日本、韓國、新西蘭、菲律賓等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RCEP不僅對關稅減讓水平作出了承諾,并且采用了原產地累積規則,將大幅提升亞太區域貿易自由化程度,進一步鞏固亞太區域供應鏈格局。
廣州市綠安誼服飾有限公司主要為日本企業生產專業的工作服,其中日本進口成分占比達70%以上。“根據RCEP區域價值成分標準,使用RCEP成員國的原產材料進行生產也可以累積計入該貨物的原產成分,因此我們生產的工作服滿足原產地標準,可視為中國原產,享受RCEP的關稅優惠。”綠安誼公司副總經理施光表示。
應用RCEP區域累積規則后,企業選購原材料不局限于單一國家,助推采購、生產、物流等環節不斷優化。“如今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更合理,與日本客戶的貿易關系更密切。”施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