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改革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活力最為強勁的地區之一,在規則機制、科技創新、民生改善等重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改革正在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些天,粵港澳大灣區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上取得改革新突破。新一批50多項“灣區標準”通過評審,年底前將向社會公布。小到月餅、涼茶,大到樓房、冷鏈,隨著準入標準統一,執行流程一致,粵港澳三地間的人員、資金、信息的流動速度大大提高,打破流通壁壘,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大市場正加速形成。
改革,促進粵港澳三地“軟聯通”持續深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深港通”、債券“南向通”、“跨境理財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廣東以單邊認可帶動雙向互認,醫師、教師等8個領域31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注冊執業資格,“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轉化”的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模式逐步形成。
同時,改革的大幕也在科技領域拉開。在重大項目申報上,破除人才、資金、技術等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壁壘,項目面向港澳科研機構開放。在科技資源上,超算中心等重點科技基礎設施,粵港澳三地共享。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正式開港,深圳參與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工作有序推進。今年,深圳還針對跨境政策供給與銜接性不足等問題,繼續推出深港“聯合政策包”,提出28條具體舉措,并制定申報指南,讓科創項目和人才同時享受深港兩地的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全新提升。
用改革繪出民生融合更大的“同心圓”。今年,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內地與澳門簽署駕駛證互認換領協議正式生效。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通關政策落地實施,粵港澳三地間居民往來更加便捷。眼下,在距離橫琴口岸約5分鐘車程的“澳門新街坊”項目,來看房的澳門人絡繹不絕。“澳門新街坊”是粵澳兩地攜手合作的首個綜合民生項目,在教育、民政、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有序銜接,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2022年,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4年位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
下一步,粵港澳三地將在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上進一步加強,推出更多改革舉措服務科技創新、投融資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加快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臺,強化大灣區與京津冀、長三角、海南自由貿易港等的聯動發展。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邁入新階段。